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3题,约3900字。

  云霄立人学校2012届高三年(下)第1次月考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屈心而抑志兮,                    。(屈原《离骚》)
  (2) 予谓菊,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3)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4) 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5)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6)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               。(李密《陈情表》)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悠然亭记
  【明】归有光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归始僦居①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
  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历嵩、少间,涉两海②,入闽、越之隩阻③,兹山何啻泰山之礨石④?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⑤,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予获侍斯亭,而僭⑥为之记。    (选自《明清散文》)
  【注】①僦(jiù)居:租房。②两海:这里指东海与南海。③隩(ào)阻:深险难行之地。
  ④礨(lěi)石:大石。⑤缗(mín):在这里指杂芜。⑥僭(jiàn):谦词。指超越本分,冒用在上者的职权、各义行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盖去县三十里  去:距离、相距    B、不独一时之所适    适:适意、舒适
  C、而中无留滞    中:中间、里面    D、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  特:只,只不过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淀山公“悠然”的一组是(    )(3分)
  ①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②所至官,多著声绩。           ③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
  ④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   ⑤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
  ⑥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归有光叙写了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后随遇而安,建筑庭园,修建悠然亭,颇有陶渊明归隐园田的思想情趣。
  B、归有光因为自己年轻时居住在外祖父家,得以感受悠然亭的舒适惬意,再加上表兄淀山公人格魅力的感染,使作者在很多年以后回忆与悠然亭有关的往事仍倍感亲切与温馨。
  C、淀山公有才能,做官时,多有声名和功绩;罢官后,朝廷仍然认为他可被重用,但是他自己却已忘怀,纵情于山水之间,表达作者对人世沧桑的无限感慨。
  D、作者借写悠然亭记,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里居、悠然自得的生活,体现其罢官归来隐逸超脱的情致。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妨媢者所不容。(3分)
  译文:                                                                                                                                                               
  (2)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答题。(6分)
  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②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直云相送大江西。
  (选自《元明清诗鉴赏辞典》)
  【注】①明卿:作者朋友吴国伦,因得罪权相严嵩被贬。②楚:指发火贬谪之地江西。
  (1)简要分析诗歌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2分)
  答:                                                                          
  (2)诗歌第三、四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这一天。秋雨淅沥,黛玉寂寞伤感。宝玉带着箬笠,披着蓑衣,前来看望她。黛玉笑他像个渔翁。宝玉见她喜欢,就说要弄一套送她。黛玉笑着说,我带上不成了渔婆嘛。说完了,一想自己刚说他是渔翁,自已是渔婆,便羞得脸也飞红了。(《红楼梦》)
  B、在卡西莫多誓死保护爱斯梅拉达的时候,爱斯梅拉达却被人劫走了。他在教堂里来回地寻找着她,正好碰到弗比斯及其部下也在寻找她。他没有怀疑他们要致人死地的意图,帮助他们一起寻找着。当一无所获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