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2道题,约5660个字。
苏州市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初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1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24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4分)
①烦 _ (zào) ②_ (xián)熟③闲情逸zhì______ ④__ (cè)隐之心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极目四望,内蒙古大青沟的全貌映入眼帘:远方,轻纱薄雾茏罩着林海蓊郁一片,扑塑迷离;脚下,各色花木流光溢彩,浓绿如洗,交织成一幅令人心弛神往的绝妙风光。眼前的一切是用语言文字、色彩线条所不能表达的美,我被这优雅景致陶醉了。
错别字
改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况属高风晚,_______ 。(王勃《山中》)
②______________,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③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④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李白《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且教桃李闹春风。(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⑦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⑧江山代有才人出,。(赵翼《论诗》)
4.名著阅读(3分)
《水浒传》中,负责押送生辰纲的是谁?押送过程中他一直谨慎小心,你能从哪些情节中发现他具有这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一段关于民众阅读价值取向的文字,请分别概括本段文字批判的功利性阅读的三种价值取向。(3分)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消费模式的影响,一种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谈论学术的做法颇为流行,美其名曰“快餐文化”,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同时在某类读书人群中,人们对于离奇古怪的历史故事具有很强的猎奇心理。一些出版部门迎合这种心理,热衷于对历史人物的风流韵事、阴谋权术的渲染,以“穿越”的形式窜改历史。还有些人只强调回归中国传统,忘记在“返本”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创新”,忘记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自我批判。因此,功利性的阅读价值取向正误导着年轻一代。
①第一种价值取向:____ ▲(不超过10个字)
②第二种价值取向:____ ▲(不超过10个字)
③第一种价值取向:▲(不超过10个字)
二、阅读理解(46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文字,完成6—9题。(9分)
①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编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若此。
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查不赞、德查不成羞,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不相同?(2分) ( )
A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B 假诸人而后见也
才美不外见《马说》
C 无冻馁之患矣
患其塔动《梵天寺木塔》
D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7.下面句子中加点字古今意思没有发生变化的是?(2分) ( )
A.走送之B.主人日再食C.媵人持汤沃灌D.援疑质理
8.文中划线句是对同舍诸生衣着和神态的描写,结合全文说说这样写的作用。(2分)
9.本文作者宋濂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尽管他幼时穷苦得“无从致书以观”,却能“遍观群书”:尽管从师求学艰难却能“卒获有所闻”,并最终成为大家。结合选文简要分析他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