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张。本课件用高效课堂小组制授课,有导入及各环节的过渡语,有导学案。操起来就能用。文字材料约3220字。
秦皇岛市新世纪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语文必修三导学案 编制:耿金卫 审核:张芳 班级:高一( )班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浅析引证法的“引”和“证”》导学案
【课程标准】
表达与交流 3: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考纲要求】
表达运用 E。
作文考试要求和层级:1.基础等级 内容充实,中心明确;2.发展等级 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了解引证法的概念、种类。
过程与方法 2、通过分析合作探究一题中的段落,得出引证法段落写作规律,并运用此规律写作。
重点与难点:①重点,分析课件段落,得出引证法段落写作规律。
②难点,运用引证法规律写作。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研读本导学案“知识链接”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规范完成导学案中 “合作探究”部分,要求书写工整,表达清晰。
【知识链接】
一、什么是引证法?引证法是在议论中引用公理、名言警句、经典著作、历史文献、谚语、成语、俗语、传说、古今诗文等,以此作为论据,来证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即引用理论论据来进行论证。其优点在于较有权威性、说服力,使文章有文采,有文化底蕴。
二、引证法的种类。
①直引式,直接引用名言警句或诗句来证明文章的中心。
例1、 2011级高一七班朱小松《志存当高远》
他,立于历史的浪尖,站在中国的山巅。“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这是年仅26岁的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的讲话。以国为家,以天下为己任,这正是年轻的毛泽东的青天之志。而胸有大志,眼放高远,在时代面前跃跃欲试,这才是成大事者的风范,这正是“志存高远”。
②修饰式,即引语在文中作定语,以修饰语的形式出现。
例2、2008级高一七班王田佳《面对离别》
面对离别见得多的是眼泪。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别是一种难言的凄楚;“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别是一种无尽的伤感与担忧;“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离别是一种难舍难分的留恋。离别是一种凄婉的美,那是情的流淌。
③镶嵌式,不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修饰语出现,而是把引用的话,组织进了自己的叙述或议论,变成了自己话中的一部分。
例3、2008级高一七班杨月迎《笑对人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