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690字。

  全国大纲卷2004-2012年9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赏析专题
  (2012全国大纲卷)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1)(4分)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出“思”、“信”两字作用的.给2分;答出使全诗富于变化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得一些分。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2)(4分)以松“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采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出构成对比的,给2分:能简要分析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借助注释,准确把握。
  (2011 •大纲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 河 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构思技巧的能力。题干已经明确提示从两阕的首句看,而上阕的“渐向暝”和下阕的“更深人去寂静”,是比较明显的一个时间过渡,据此可以看出是时间线索。
  答案: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答出以时间为线索的给1分,能简要说明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时应结合词中运用的具体意象以及由此展现的意境,整体把握作者寄寓在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