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04年秋季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责任人:陈智琼。试题分为书写、听力、阅读、写作四部分
时限150分钟 满分120分

书 写(3分)
一、 请把一首描写秋天的诗句写在答卷上的方格内。

听  力(10分)
一、 听文段,回答问题:
1、纳米是一个     单位,一纳米相当于      米。(2分)
2、在纳米世界里,物质发生了质的飞跃。请用文中两个相关的事例说明。(2分)
3、举例说明纳米技术的应用。(1分)

二、听诗歌赏析,回答问题。(5分)
1、《垓下歌》是项羽陷入“  ”绝境时所谓,诗的第一句“  ”使读者看到了一个举世无双的英雄形象。
2、“        ”透出刘邦盼求猛士、以及猛士何方的怅然和茫然。
3、刘邦、项羽,一个是农民,一个是一介武夫,却能写出如此千古绝唱的诗来,你有什么感想,请谈一谈
阅  读(47分)
一、根据原文填空。
1、秦朝末年,民不聊生。陈胜吴广,振臂一呼:“   ”,揭开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历史篇章。(1`)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出的用人上的建议是:“       ”。(六个字)(1`)
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选自陆游的         。(1`)
4、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又有“曲”、“诗余”、“长短句”等别称。它产生于隋唐之际,发展于中唐时期,在晚唐趋于繁荣,而极盛于宋代。晚唐诗人温庭筠不仅诗作甚佳,如“因思杜陵梦,        ”,也长于填词,如“过尽千帆皆不是,      ”(1`)
5、宋代词可分为豪放词和婉约词,前者如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     ,     ”,辛弃疾的“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后者有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   ”。(2`)

二、 读古文《李生论善学者》,完成文后的题。(7分)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告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①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劝之曰:“孔子云‘        ’,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②闻道也。吾言未尽而君愠之,拒人以千里,其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③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④。”
注释:①志:通“识”,记。②冀:希望。③盍(hé):为什么不。④炯戒:明显的警戒。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的意思。(2分)
说:    但:    愠:    厌:   
2、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4.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

三、毛主席诗词深受国人喜爱,下面摘选的毛主席诗词,请仔细阅读,然后答题。
【材料一】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
【材料二】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万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材料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长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