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8260字。
2011-2012学年下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
高一语文试题
命题学校:平潭一中 命题者:庄爱花 复核教师:吴正娟 曾丽明
完卷时间:150分钟 满 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抱明月而长终。 《赤壁赋》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唯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行》
(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地, 。 《过秦论》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定风波》
(6)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2-5题
【选篇一】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 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选自《廉颇蔺相 如列传》)
【选篇二】后四年,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
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节选自《廉颇蔺相如第二十一列传》,有改动)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且相如素贱人 (一向)
B、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公开扬言 )
C、纵奇兵,详败走 (假装 )
D、为假相国 ( 与“真”相对)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徒以吾两人在也 ②赵以尉文封 廉颇为信平君
B、①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②括徒能读其父书传
C、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②赵王因以括为将
D、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②赵王信秦之间
4、下列对选段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迁善于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和思想。在“廉蔺交欢”情节中,刻画人物时,蔺
相如廉颇并重。
B、“廉蔺交欢”既表现了蔺相如以国为重、不计私仇的精神,也写出了廉颇勇于改过的优点。
C、在长平之战中,因臣子的推荐,赵王以赵括为将军取代廉颇。
D、邯郸解围之后五年,燕国发兵攻赵,廉颇领兵反击,大败燕军。
5、把下列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水 调 歌 头
方 岳①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篷舟千里,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②,遗恨夕阳中。
菽洲外,山欲瞑,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③。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