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2070字。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高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模块综合检测
(说明:本试卷共22小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基础与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副增长 融会贯通 擘画(bò) 越俎代庖(páo)
B.独角戏 绵里藏针 讣告(fù) 一哄而散(hònɡ)
C.座上宾 轻歌曼舞 馄饨(dùn) 大腹便便(pián)
D.编者按 严惩不怠 唱和(hè) 吹毛求疵(cī)
解析:选B。A.副—负;C.饨读“tun”;D.怠—贷。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组是(3分)( )
①位于山东省曲阜市的“三孔”,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丰富的文物珍藏、丰厚的文化________以及极高的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于世。
②记者在北京博士后研究员________会上看到,卫生、交通等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很迫切。
③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的________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A.积聚 引见 里程 B.积聚 引荐 历程
C.积淀 引荐 历程 D.积淀 引见 里程
解析:选C。积淀:积累沉淀;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积聚:积累。引见:引人相见,使彼此认识。引荐:推荐。“历程”指经历的过程。“里程”指发展的过程。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狙击战。”
B.要读懂陌生文言文,应先粗读文章,了解文章讲的是什么事件,(几件事、事件之间的联系)涉及的人物,(几个人,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作者对人物与事件是怎样的态度,做到心里有数,对于不理解的词暂且先不作深究。
C.它从哪里来呀?那歌声。在这么漫长的严酷之后,鸟儿们会这么快就复生?它活泼,像泉水,从那里,春天慢慢滴落又喷涌而出。
D.去年7月印发的被称为“中国未来10年教育蓝图”的教育规划纲要,就已将“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写入其中。
解析:选D。A.“说”后的冒号改为逗号;B.括号应放在逗号前;C.应改为“它从哪里来呀,那歌声?”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时下商业竞争愈演愈烈,实力强弱固然是决定双方胜负的重要因素,但市场调查,调整结构也是出奇制胜对手的重要手段。
B.保持文化的定力,必须头脑清醒、心中有数,绝不能削足适履,误入别人的文化藩篱,从而成为强势文化的附庸。
……
二、古诗文阅读(31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朱修之,字恭祖,义兴平氏人也。曾祖焘,晋平西将军。祖序,豫州刺史。父谌,益州刺史。修之自州主簿迁司徒从事中郎,文帝谓曰:“卿曾祖昔为王导丞相中郎,卿今又为王弘中郎,可谓不忝尔祖矣。”后随到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