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7260字。
甘肃兰州一中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试卷12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I卷(阅读题 共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相与:共同,一齐。
B.徒慕君之高义也 高义:高尚的品德。
C.其势不俱生 俱生:共同生存。
D.臣等不肖 不肖:不像。
2.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2分)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游视听之娱
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③④∕②⑤ B.①③⑤∕②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③⑤
3.关于舍人们与蔺相如的谈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舍人们认为蔺相如胆小怯懦,蔺相如举廷叱秦王的事,证明自己并不缺乏勇气。
B.舍人们觉得蔺相如的避让有辱身份,蔺相如的回答表现了以国事为重的高风亮节。
C.舍人们的劝谏是心胸狭隘的表现,蔺相如的话表现出他先处理国事再计较私仇的胸怀。
D.舍人们以辞去为由劝谏蔺相如,蔺相如用有理有据的一席话来消除舍人们的误解。
4.翻译下列语句。(6分)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3分)
(2)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5~6题。
摸 鱼 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①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②,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③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释】①湖北漕:荆湖北路掌管钱粮的转运副使。②长门事:长门,汉宫名,陈皇后失宠于汉武帝以后的居所。陈皇后幽居长门,以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为她写《长门赋》,以悟主上。③玉环飞燕:杨玉环,唐玄宗的爱妃,后被赐死;赵飞燕,汉成帝的皇后,后自杀。
5.本词词风含蓄委婉,借景抒情是一方面,请简要分析。(3分)
6.本词词风含蓄委婉,用典是另一方面,请简要分析。(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_。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
(3)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5)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