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800字。

  《鞋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体会作者对小书绫及“家做鞋”的深挚感情;
  2. 把握小书绫的形象特点,学习本文虚实结合、巧于对比的艺术手法;
  3. 理解本文通过故事寄寓的深刻主题。
  【教学重点】
  品味细节,体会作者对小书绫及“家做鞋”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本文深刻的主旨。
  【教学思路】
  事→人,情→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课前引导:能否以“孙犁”为谜底,拟一个谜面→替爷爷耕田(打一中国作家)。
  2. 孙犁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有《晚华集》《陋巷集》等10种散文集传世。作为著名的文学大家,先生对布鞋情有独钟。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一篇散文——《鞋的故事》,看看在普普通通的布鞋上作者寄托了什么样的情怀。
  二、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 同学们自读课文后,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已整理出一部分,等会儿我们会有选择地作讨论。
  2. 文章标题为“鞋的故事”,作者围绕“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送钱给小书绫作为结婚贺礼,小书绫为了答谢“我”,先后给“我”做了两双鞋。
  课文所属专题为“难以忘怀的故事”,初读课文后,你能说说“鞋的故事”为什么让“我”难忘吗?
  ——①作者对“家做鞋”情有独钟。追问:为什么情有独钟?从乡土走出来的人,对乡土的许多东西总有一份依恋;或者说,鞋寄托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也是一种从乡村走出后的生活习惯。(教师补充:纳鞋底是最辛劳的,一针一线融入了做鞋者的情意。)
  ②“鞋”是“人”做的,作者欣赏、难忘做鞋人。
  ③两双鞋都不尽完美,留有遗憾,作者可以说是夙愿未偿。
  ——板书归纳:①布鞋情结
  ②“爱”人及鞋
  ③夙愿未偿
  ④由事及理,感喟深沉
  三、 分析人物形象
  1. 下面,我们先来关注做鞋人。先考虑一个小问题:作者为什么送钱给小书绫做结婚贺礼?
  ——①第6段:柳嫂在“我”这里帮忙,时间很长了;“用人就要做人情”。
  ②第3至5段:作者赞赏小书绫的美好品格,更同情她的命运遭际。(小书绫小时候的事情,听柳嫂讲了后让人生出怜爱之心。长大后的小书绫,“婆家是自己找的,定婚以前,她还亲自到婆家私访一次”,说明她是个很有主见的姑娘;“定婚以后,她除拼命织席以外,还到山沟里去教人家织席”,说明她有着勤劳的品格;“吃带沙子的饭,一个月也不过挣二十元”,说明她肯吃苦,但收入低微,生活艰难。这些让作家“很受感动”。)
  ③第5段:作者对农村女孩子的勤快劳动、质朴聪明,有很深的印象,对她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