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诗两首
横街镇中学 许鹏浩
教学目标
1、理解这两首诗,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的选择。
3、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验,
2、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
课前准备
1、请学生根据提示,阅读这两首诗。
2、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导入:
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真的不遂人愿。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今天我们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小诗,看看他是怎样面对人生的。(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这首诗就是写于流放时期。
作品: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叙事诗《科洛姆纳的小屋》
三、整体感悟
1、学生阅读这首诗,思考: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
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面对生活欺骗你,普希金告诉我们应如何面对?
(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怀恋。)
(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问题探究
学生提出不能理解的句子,四人小组讨论解难。问题(教师备案):
1、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必须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这句话表明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它与违背生活规律,被生活所捉弄不是一个概念。)
2、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
(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足以与之抗争,况且诗人正被流放,所以只能等待时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