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80个字。
《岳阳楼记》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诵读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结构。
2、学习文章把记叙、写景、抒情、议论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及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探讨作者是如何推出文章主旨的。
2、学习文章融记叙、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教学难点:
1、讲国学与史学和哲学联系起来,从深度和广度上理解作者的这种“大情怀”。
教材分析:
《岳阳楼记》是语文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它是一篇散文,以“记”为名,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议论,环环相扣,层层蓄势,表达了作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文章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大量使用骈句,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
教学方法:诵读为主,配合以讨论法、问答法、讲析法
教具准备:U盘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中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文人墨客观罢,砚一鸿雅墨,铺一纸素笺,挥毫泼墨,写下了很多好诗佳句。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传唱不衰。今天我们就走进《岳阳楼记》,去领略一番这座千古名楼的风采。
二、作者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谥号“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公元1015年考取进士,1043年任参知政事,任职期间敢于直言,实行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政治改革,不幸遭到排斥,被贬到邓州做太守。《岳阳楼记》便是他在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所请而做。
《宋史》记: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堪其乐也。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勤爱民,有政声,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1—2自然段,提醒学生注意停顿、重读、语速、音调以及带入感情。然后请全班齐读3-6自然段。
四、深入研习课文
首先,分析文章的第一自然段
思考: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
明确:记叙、写景、抒情、议论
提问:1、第一段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交代了本文作于哪一年?
2、当时范仲淹和他的朋友滕子京处境如何?
3、滕子京谪守此地政绩怎样?
4、范仲淹写作本文的缘由是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