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源是本网特约名校名师精心编写的原创精品资源,设置的下载需要点数是普通资源的10倍,请慎重下载。本网精品资源本站拥有所有版权,资源只供本人教学使用,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作商业用途,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约9480个字。
按册分课精编2012年中考课内文言文试题:九上
Yunping7811
《陈涉世家》
一、(2012年浙江台州)
(一)陈涉世家(节选)(12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今亡亦死(2)扶苏以数谏故
(3)今或闻无罪(4)楚人怜之
2.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项是()(3分)
A.邑人奇之B.前人之述备矣C.辍耕之垄上D.宋何罪之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4.为了“威众”,陈胜、吴广做了哪两件事情?(2分)
答案:1.(4分)(1)逃走(2)屡次(3)有的人(4)爱戴
2.(3分)C
3.(3分)正碰到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4.(2分)丹书鱼腹,篝火狐鸣。(意对即可,用文中相应语句回答也可)
二、(2012年四川眉山)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A.今亡(逃跑)亦死无论(不论)魏晋
B.今或(有时)闻无罪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没有出路的境地)
C.为天下唱(通“倡”,首发)便要(通“邀”,邀请)还家
D.楚人怜(爱戴)之此中人语(说)云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陈胜、吴广乃谋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扶苏以数谏故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D.吴广以为然父利其然也
3.下面各句是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中陈胜提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说明陈胜充分把握了人心动向,为起义成功奠定了基础。
B.乙文中“乃大惊”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了桃源与外界隔绝久远;“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体现了桃源民风淳朴。
C.甲文中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乙文中桃源人来到桃源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
D.甲文是纪传体,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乙文以叙述为主,是作者虚构的故事,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否定。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