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5780字。

  安徽省六安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当机立断    委屈求全    咬文嚼字    完壁归赵
  B.博闻强识    豆蔻年华    负荆请罪    人才辈出
  C.层峦叠嶂    残羹冷灸    高屋建瓴    休戚相关
  D.冥思苦想    怀瑾握瑜    山青水秀    相形见黜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如果把两者扯在一起,那样没有丝毫的根据,就好比让理性与感性共处一室,也有人觉得不可理喻。
  B.她娓娓道来,故事很精彩,我听得出神入化,简直是惊奇,却只能用一句“不容易”来表达我当时的心情。
  C.拥有这一切的李强祖上既没有殷实家底,自己又从不经商赚钱,还曾经是个走投无路的流浪汉,令人惊讶。
  D.从破损情况和字迹看,这些乱张贴、笔走龙蛇的小广告,已经存在相当长时间,却迟迟不见有人清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世界杯开赛前两天发生的这一恶性事件,本届世界杯能否成功办下去也成为疑问,世界杯组委会将对此进行研究。
  B.他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这不仅表现在校外活动丰富多彩,而且他们在学校也受到了民主、平等和科学的教育。
  C.合作社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开发不带土环保型水仙花的研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与省农科院合作的新型贮藏技术水平也有了新的加强。
  D.希望雪后的大街小巷、门前屋后,能见到更多的义务扫雪者,为了我们共有的生活空间,也为了一个社会彼此守望的温暖。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发思古之幽情    ②不约而同地都把长江奔流视为历史变化的象征
  ③永恒地流动而一去不复返    ④苏轼和辛弃疾面对浩瀚的长江
  ⑤这就是河流与历史的共同点
  ⑥分别咏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的著名诗句
  A.④①⑤②③⑤    B.①④⑥②③⑤    C.①②④⑤③⑥   D.④⑥②①③⑤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前四史”之一的《汉书》乃东汉人班固所作,与《史记》相比,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其评价历史人物时往往从封建正统的观念出发,以道家的伦理纲常作为标准。
  B.词要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曲调,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与词的内容有关,可见所有词牌都必须有题目,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题目。
  C.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被誉为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
  D.被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代表着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顶峰,主要人物都是复杂丰富、发人深思的艺术形象。
  二、(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9题。
  热爱生命
  蒙田
  ①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的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已。
  ②“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语)
  ③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