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00个字。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和实录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所在的单元主题是民间文化,旨在让大家关注民俗,了解各地民风民俗和民间艺人轶事。就本文而言,要具体地体会作者用平实的笔触记录地平实生活中的诗意之美和动人底蕴。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风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2、品味本文平淡质朴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3、体会鸭蛋中包含的作者的故乡情结,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端午节习俗入题2、作者简介
  二、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若换成这些题目,你觉得如何?----《家乡的端午节》、《我爱家乡的鸭蛋》,赞成或反对?请说明理由。
  了解并概括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三、研读课文,品析语言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喜爱的语句,有感情地读出来,并谈谈感受、理由,品味课文浓厚的口语色彩和平淡质朴的语言特色,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自然生活之趣。
  四、点明主旨,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清明节过了,大家接下来期待的将是什么节日?
  生齐答:端午节。
  师:就知道你们盼着玩呢。(生笑)那你们知道咱们这里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吗?
  生1(大声抢答):吃粽子!
  生2:就知道吃!还有呢,插艾,我奶说能避邪,还驱蚊。哦,还有,我奶还用艾草给我缝香包。
  生3:赛龙舟(被另一生打断:那不是我们这地方的。南方才有呢。)
  师:说得没错。南方地区端午多赛龙舟,而北方地区缺水,河流不多,而且端午时节,气温水温仍然很低,不适宜下水玩乐。
  师:我们这里还有没有其他的习俗呢?(生沉默)我们北方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是吃粽子、插艾草。而有的地方端午习俗多的很呢。今天咱们就去见识见识江苏高邮的端午节都有什么风俗习惯。先请大家来认识一下作者,读一下注释1
  (生读注释)
  师:汪曾祺,江苏高邮人,可见,这篇文章正是写他家乡的端午节。
  二、感知内容
  师:请大家朗读课文,读的过程中解决字词
  生朗读
  师:读完了吗?文中有几个字词,我来考考你们:“槛”读什么?
  生:kǎn
  师:“门槛”是门的哪一部分?
  生:门下面的横木
  师:准确说是门框和地面相接的横木。大家知道它还有什么意思吗?
  生1:你家门槛高,我可高攀不上。(学生哈哈大笑)
  师:我家没门槛,低得很,随时欢迎你来。(生笑)这里有什么意思了呀?
  生2:指家里地位高吧。
  师:嗯,可以这么说,但往往是带有揶揄讽刺的意味。还有别的意思不?
  生3:我爷爷已经过了70岁的门槛儿。
  师:那这里的门槛是指什么呢?
  生3:年龄界限吧
  师:准确。我们再看一个词:门楣,那这门楣指门的什么部分?
  生:门框上的横木,是和门槛一个在上,一个在下。
  师:非常恰当。再看一个字:“鸭蛋络子”中的“络”读什么?
  生1:lùo
  生:不是!读lào
  师:为什么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生1:“网络、脉络”读“lùo”,是指网状的东西吧
  生2:跟丝线有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