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10字。

  《仁者爱人》教案
  作者:奉化高级中学王波平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方式诵读来理解“仁”的丰富内涵,
  2,探讨研究“5——11”则具体内容,从语气语调来探讨人物的性格从而理解“仁”的含义
  3.探究“仁者爱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4.理解并积极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
  第一教时
  一:导入 
  从“仁”字导入新课:“仁”字在论语中出现频率极高。
  展示ppt1
  仁字在《论语》中共出现109次,有58章涉及,儒学甚至被称为仁学。
  展示ppt2
  《论语》中关于“仁”的阐述有很多,比如: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已,而由人乎哉?”
  2.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克己复礼》 
  学生齐读ppt2。孔子事事讲“仁”,处处讲“仁”,为政讲“仁政”,做人讲“仁人”,他以其言行向人们昭示:仁爱同情是人间正道,做人的基本原则就是:仁者爱人。展示ppt3
  过渡: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论语》来领会孔子是怎样“仁者爱人”的,大家把书翻到23页,总共十一则,今天我们来研讨一个问题就是:
  展示ppt4
  “仁者”如何实现“爱人”?(研习5—11则)
  二:研习第五——十一则
  (一)、请学生自由朗读5——11则,把重要字词画出来
  (二)、研习第五则
  1.搭建齐读第五则(一读)。这则内容是各言其志。
  2.请大家对照注解疏通文意,自由朗读三人的志向,展示ppt5。(二读)
  思考:仔细揣摩这三人的语气,这三人的“志向”应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
  3.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然后分析,在朗读分析中探讨三个人不同的个性。并插入重点字词的理解。(三读)
  孔子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为什么用这三个动词?能互换么?为什么?不同年龄不同的需要,反映了孔子从内心深处真正关心人。
  4.思考:比较这三位仁者各从什么角度来体现“爱人”的?
  学生思考,ppt6展示参考答案。
  子路:(豪爽)侠义之气,义胆忠肠,乐以助人,物质上共享来体现“爱人”之心。
  颜渊: (谦虚)仁者之风,不自我夸耀,加强自身修养来体现“爱人”之心。
  孔子:(大气)圣人之行,博爱众人,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来“体现”爱人之心。
  5..那三者有什么共同点呢?朱熹做了很独到的注释:展示ppt7
   朱熹注:“夫子安仁,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这是三人不同点。共同点则是均无私吝之心,只是程度高下不同而已。
  ---推己及人、为人竭忠
  师总结:从子路到孔子,他们师层层递进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