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420字。
诗歌的表现手法
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语文组 尚玉华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描写:烘托、对比、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色彩的渲染、观察角度的变化 、白描、诗中有画等等。还有一些文艺表现方法,如赋、比、兴、抑扬变化、象征联想等。
一、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秋绪。如: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再如陆游《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2、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又叫委婉含蓄,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移情。
①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情在景之先。是将已有的情附着在景物上借以抒发,景物是描写的实体,诗人的思想感情没有直接外露,它主要通过客观地描写景物来寄寓思想感情。
例如:2006年高考福建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叙)。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析)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
②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这种抒情方式将诗人的主观思想和感情融合在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中,客观景物明显地涂染上了诗人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品味出景是何景,情是何情,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以乐写乐。比如: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即使诗中没有“最爱”二字,那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生意昂然的西湖,在作者的字里行间已充满了爱意。“莺争”“燕啄”“绿杨”“白沙”,从动态到色彩,无处不体现诗人对西湖的独有钟情——乐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