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70个字。

  《理想》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理想》,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程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理想》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1篇课文。第二单元仍然继续着第一单元所谈论的“人生”这个话题,所选课文侧重于写对人生的理解和选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著名诗人流沙河的《理想》,是一首哲理诗,也是一首赞美诗,主要借助比喻手法,阐述理想,赞美理想。这首诗是富有形象的,诗人用形象来概括历史事实和现实生活。对于高度概括的哲理,人生体验不同的人,感受、体验、理解是不同的。这种哲理性,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七年级学生读这首诗,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充分调动他自己的人生体验,联系一些典型事例,去领语诗句的含义。从知识方面,比喻排比这些修辞手法也应该学习。从能力上《理想》是一首诗,语言押韵、流畅优美,应该继续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对于学生的朗读训练的要求应该有所提高,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感情诸方面,都要给以扎实有效的指导。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2、联系生活体验和语境,感悟和理解诗句含义,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  
  3、追求美好人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  
  三、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  
  四、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2  
  五、教学方法:  
  1.朗读法。诗人用异彩纷呈、含义深刻的形象比喻,阐述理想之于人生的决定意义。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品味精美的语言,体会诗歌的精髓,并做到熟读成诵。  
  2.联想想象法。诗歌主要赞美理想,富含哲理性,这就使得诗作的广度和深度大为拓展。学习这首诗,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丰富内涵,启发对人生和理想做深入思考。  
  3.讨论点拨法。用于对重要意象、思想感情的分析。  
  4.竞赛法。竞赛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竞争意识,并切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5.体验法。调动学生的人生体验来理解诗歌,使诗歌的哲理化为指导学生学习生活的人生哲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