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8490字。
山东省星团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河畔(bàn)遒劲(qiú) 遏止(yè) 颓圮(pǐ)
B、抨击(pīng) 忤视(wǔ) 刀俎(jǔ) 如法炮制(páo)
C、浸渍(zì) 歼灭(qiān) 百舸争流(gě) 造诣(yì)
D、瞋目结舌(chēn) 创伤(chuāng) 漫溯(sù) 褴褛(lǚ)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淋漓陪偿莅临殒身不恤B、叱骂编缉桀骛绿草如茵
C、酣畅屠戮榆阴熙熙嚷嚷D、景仰斑斓寂寥博闻强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中国的微雕艺术堪称“一绝”,一根头发,一粒白米,都能在其上面雕刻出上千个字来,真让人叹为观止。
B、父亲去世后,他无比悲痛,经常伫立在父亲墓前吟咏诗句,长歌当哭。
C、俗话说:“无风不起浪。”没有生活这个创作基础,再有名的作家也写不出好作品。
D、科学楼大教室里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
4、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那天夜晚,他抱着吉他即兴演唱了几支歌,脸上是的表情,像孩子那样快乐,像农夫那样淳朴。我一次感受到,好的男子汉本质上都是农夫,朴实,宁静,沉湎于自己的园地,
那是音乐、绘画书籍。
A、迷醉不止不管还是B、陶醉不只不管还是
C、迷醉不只如果或者D、陶醉不止如果或者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驾驶员应该提高警惕,防止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B、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C、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和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D、文章里的中心思想确定以后,还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认真地选择、使用材料。
二、本大题7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①,号为文王②,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①木主:木制的灵牌。②号为文王:尊称西伯昌为周文王。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左右欲兵之兵:士兵
B、扶而去之去:离开
C、及至,西伯卒卒:去世
D、举世混浊,清士乃见乃:才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遂饿死于首阳山B、①亦各从其志也
②贪于财获②吾其还也
C、①盍往归焉D、①天下宗周,而伯夷耻之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②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国人只好另立他人。
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埋时征讨纣王,“耻之,义不食周粟”,隐居在首阳山。
C、西伯侯的儿子前去讨伐纣王,在路上被伯夷、叔齐拉住战马劝阻,武王就想杀死伯夷、叔齐。
D、从伯夷、叔齐将死之前所作的歌中,可以看出他们反对残暴,怀念象神农、虞舜、夏禹那样的时代。
9、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3分)
②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4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日暮①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1)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分)
(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4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