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750字。
邢小雷“探索与发现”问题解决导学案
语文•苏教版必修5
第一专题 科学之光
第一板块:探索与发现
导学一:创设问题、引领目标(知人论世 设疑激趣)
问题导入一
所谓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的解说,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在表达方式上相区别的标志。
从几个不同侧面来解说事物、阐释事理的说明文叫阐释性说明文。有关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科学卫生、语言文艺等方面的知识性文字或教材、科学实验报告、器物使用说明等都属于这一类。阐释性说明文与议论文相近,因为两者都用了议论的方法,都要探讨“为什么”,但是,两者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的写作目的是要使人有所知,只要求大体明白,而后者则是要使人信服,有着更为严密的论证和更为充足的论据。
同学们,当你读完《〈物种起源>绪论〉》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这两篇阐释性说明文之后,请你说说作者想让我们明白什么观点或什么事理?他们运用的哪些说明方法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材料链接
1.作者信息
(1)同学们,大家一定还记得,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
达尔文(1809-1882),出生于英国一位名医之家,1825年进爱丁堡大学学医,1828年进剑桥大学学神学,但他从小就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1831年至1836年,由于汉斯罗教授的推荐,他以自然科学家身份,随英国皇家军舰贝格尔号环球航行。五年间,他考察了许多地方,对各种生物进行了搜集研究,从此确定了他一生的事业。1859年他发表的《物种起源》,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甚嚣尘上的“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传统观念,成为划时代的巨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0世纪50年代初,英美科学家提出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模型,70年代开始的DNA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让人类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此同时,人们还发现,人类几乎所有的疾病都与基因有关。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基因组计划诞生了。而我国的杨焕明博导作为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协调人,为争取和主持完成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测定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2003年被《科学美国人》杂志评为年度领袖人物。
2.背景回放
(1)《<物种起源>绪论》的写作背景。
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奠基人。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又发表的《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2)《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的写作背景。
人类基因组计划最早在1985年由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