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80字。

  《东方风来满眼春》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新闻的特点,。
  2.整体阅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贯穿全文的对邓小平同志的敬仰之情。
  3.作者在通讯报道中是如何选择和安排材料的。
  二、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意义;体会新闻特点。
  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点,会分辨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问题探讨、教师点拨
  四、教具
  多媒体+板书
  五、课时安排
  2个课时
  六、预习
  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点击链接《真是快速地报道生活》中新闻的特点,了解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第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导入语(3min)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提问“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这几句歌词里面的老人是谁?中国的南海边指哪里?1992年他在中国的南海边做了什么事情?(老人指邓小平,中国的南海边指深圳,1992年他在深圳视察)这节课我们就来解答这些问题。
  2. 结合预习提示介绍新闻的相关知识。(5min)
  本篇课文在体裁上属于新闻,那么,什么叫做新闻呢?它有哪些特征?分为几类?
  新闻是书面或口头传播的最近发生或发现的引发公众兴趣的事件。新闻文体是一个较大的范畴,凡报纸、电台、电视常用的体裁都是新闻文体。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调查报告、读者来信、评论、编后等都是。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狭义的概念就是指“消息”。
  新闻的主要特征是:内容真实,报道快速。真实是新闻的本质,快速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主要分为消息和通讯两种。
  3.背景简介
  1992年,是中国确立经济改革和实施现代化计划为永久主题的年份.思想领域在做大反和平演变的文章,不断提醒国人应该会如何吸取前苏联的教训,努力避免重蹈覆辙,在改革开放的具体行动上,由于受到姓“资”姓“社”问题的束缚,每出台一个新举措都显得步履维艰。先行尝试进行经济运行的深圳在这方面遇到的阻力就更大了。不少人甚至对开放的前途表示担忧。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邓小平视察深圳等地,给中国改革计划以巨大推动,并最终确立了中国毫不动摇的改革路线.
  4、课文分析(30min)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大意。(5min)
  ( 2 )解决生字词(3min)
  荡漾( yàng)  踱步(duó)  颁布(bān )  远眺(tiào)   俯瞰 (kàn) 李灏hào
  侃侃而谈(kǎn)  亲昵 (nì) 面颊 (jiá)深圳(zhèn) 证券(quàn) 东莞 (guǎn) 萦yíng绕
  炯炯jiǒng(形容明亮)舟车(旅途)劳顿  喇嘛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