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910字。
如何托物言志
引人入胜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石灰吟》是同学们学过的一首古诗。诗中“烈火焚烧”“若等闲”,既是指石灰石不怕烧炼,也包含着志士仁人受到严峻考验,从容不迫、视之若等闲的品质。“要留清白在人间”一句明说石灰石经历考验坚定不移,暗中却是表明作者要做纯洁清白的人。这首诗作中,诗人通过赞美石灰,表达了自己不怕艰险、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为人清白正直的崇高志向。
写作导航
借对某一事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感情的写作手法,就叫做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又叫咏物言志或借物抒情。它往往借助于花鸟虫鱼、山川日月、器物用具等,通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来表达作者对时代、社会或人生的认识与理解。作者在描写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表达了主观情感。写作时,或借助联想,或运用象征,找准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内在联系点,把作者对生活的认识、理解或体会表现出来
指点迷津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为了更巧妙地表达某种愿望某种感情—赞美或者谴责,歌颂或者批判,认可或者否定,常常会在动笔之际先来一番极认真极仔细的“选择”,以便选择一个足以寄托其情其理的极生动极具体的“物”,然后再紧扣此“物”,或描写,或议论,或抒情。它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此种写法,就是我们常说的的“托物言志”。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又如《爱莲说》《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等都是出色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例子。又如《白杨礼赞》,为了言“志”—歌颂团结一致、坚韧不拔的北方抗日军民,选择了“物”——大西北最常见的白杨树,这才“托物言志”,极出色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
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要注意:
1.找准托物言志的“相托点”。相托点即所咏之物与要表达的思想意义之间相通相似之处。即“物”与“志”,“物”与“情”之间的内在联系。描述时,自己的“志”要以“物”的特点为核心。“物”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
2.抓住事物的特征状物。抓住物的特征才能体现文章的立意。精彩传神的状物才能使言志有所依托。
3.托物言志的文章重头戏在描写,这就要求作者善于细心观察,角度新,表现手法要新颖多变,语言要生动形象传神。
4. 寄情于物,塑造托物言志的艺术形象。在状写事物时倾注作者的深情厚意,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这份真情。这样的物就有了思想、有了灵性,而且具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