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20字。
繁花渐欲迷人眼——《长辈们的童年》写作课案例
龙泉市锦溪中学李小妹
一、引言
学生作文深感为难,有搜肠刮肚之苦,有捉襟见肘之窘。部分学生勉强作文,或是言之无物的“内里空”,或是胡编乱造的“想当然”,或者说大话、假话,没有具体内容。究其因,主要在于没有生活体验、生活感悟。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水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因而,作文教学过程应是学生认识生活、理解生活到表现生活的过程。教师应让作文教学“生活化”、“活动化”。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使其不再象鲁滨逊那样在思维的孤岛上独自飘零,而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提高作文成效。
基于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是否应该冲破思维定势,去开展一些合作型的作文活动课?倡导作文与生活的水乳交融,以合作促进作文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寻找突破口
我平时喜欢与学生聊天,海阔天空,学生往往无所顾忌。一次,我们说到童年。兴奋之余,我说了小时侯的一些琐事。学生似乎闻所未闻,惊讶之情溢于言表。一个学生随意说了一句:“老师,我们的童年是文明的,你们的童年有点‘野蛮’。”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想到了一个词:长辈!对他们而言,过去的一些事情是十分遥远的,因为那是我们这样一些长辈们的童年所特有的。
童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我们有着太多与其相关的体验。那么,何不将“童年”一词进行局限?让学生把目光转向别人,比如长辈们。通过一系列活动追寻他们的童年足迹,让学生打开一扇了解长辈们的门,并去关注家乡的一些风俗,思考家乡日新月异的种种变化,从中领悟某些道理,达到“一石数鸟”之效。
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是一个可以让学生顺利开展活动的话题,他们对合作型的作文活动课将有一个美好的初始印象。
三、教学过程
(一)指导研究
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创造无拘无束、轻松自如的活跃气氛。继而提问:你想了解长辈们的童年吗?比如你的爸爸妈妈、堂哥堂姐。想知道他们的哪些情况?即可以从哪些方面去了解长辈们的童年?抛砖引玉,让学生自由讨论。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选题:
快乐的游戏(名称、玩法、工具等)
长辈们美味野果(名称、颜色、形状、味道等)
的读书乐悠悠(学校环境、上课方式、活动等)
童年勤快的农家娃(劳动名称、劳动过程、感受体验等)
过年、过节、做客、逛街
再问:该如何获取这些资料?众说纷纭,最终达成一致:以回家访问长辈、实地调查为主,求证其他书面资料为辅。
马上学生就开始“左右活动”,要组成活动小组,双休日迅速活动。于是,教室里“炸开了锅”。我提议,以村为基础,便于大家联系,要选出一个小组长,并确定课题,拟订活动计划(主要要写出准备调查哪些内容)。很快,各小组成立,围成一圈,由组长执笔,七嘴八舌讨论计划。我巡回指导,讲得口干舌燥。七分钟后,每小组象模象样的计划稿完成,我加以适当修改。
由于活动结果要形成书面形式。我出示下水作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