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9030字。

  中和中学高2014级高二10月月考题
  中和中学  范淑芬
  一、基础知识(共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渚清(chǔ)霜鬓(bìn)惘然(wǎnɡ)迁谪(zhé)
  B.潦倒(liáo) 琴弦(xuán)石栈(jiàn)钿头(diàn)
  C.猿猱(róu)崔嵬(wéi)吮血(shǔn)贾人(ɡǔ)
  D.锦瑟(sè)猿啸(xiào)咨嗟(jiē)裂帛(bó)
  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钩连 潦倒 地崩山摧 群山万壑
  B.峥嵘 谪居 冲波逆折 篮田生玉
  C.咨嗟 惘然 扪参历井 海誓山盟
  D.崔嵬 整顿 司马青衫 杜鹃啼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③似诉平生不得志
  ④整顿衣裳起敛容⑤暮去朝来颜色故⑥我从去年辞帝京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④⑤⑥
  4.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下) B.画图省识春风面 (曾经)
  C.却坐促弦弦转急 (退回) D.他生未卜此生休 (预料)
  5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与元九书》)。
  B、李白与杜甫是唐诗星空中最为耀眼的双子星座:一个浪漫奇绝,一个情深意永。
  C、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读诗,就是要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诗的语言的韵味。”
  D、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 佳人锦瑟怨华年!”(《论诗三十首》)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二、读下完成题目
  李白的政治悲剧与文学成就
  李白思想以儒家学术为体,道家、纵横家学术为用,杂糅名、墨、法、兵诸家思想。其思想体系之博杂,实属少见。然浸透其骨髓,主宰其一生的,无疑是孟子调和儒道两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学说。李白终其一生,均对博取高官、建功立业表现出极大的政治热情。①李白一生都在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美好愿望而奋斗,但结果既未能自布衣而取卿相、兼济天下,也来能从宦途从容隐退、独善其身,而是恓恓惶惶,终生与失意和挫折为伍。②冷静地审视历史事实,李白之所以“怀才不遇”,成为政治上的悲剧人物,除了政治黑暗和各种不利的客观因素的制约外,更为重要的恐怕还在于李白本人政治才能和政治素质的匮乏。③首先李白对政治幼稚无知,其大言不切于实际和虚名不适于用。④因此,在人生的几次大好机遇中,他均未能把握住,以致坐失良机,徒成悔恨。⑤其次李白志行的游移不定与情绪的瞬息多变,显然有悖于政治家所应具备的精神素质。⑥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既有雄心壮志,也有颓唐潦倒;既有进取精神,也有消沉意志;既有张扬自我、不卑不亢,也有曲意逢迎、自责自怜;既有爱国赤诚、民本良愿、也有狎妓解闷、泄愤恶念。⑦总之,李白的情绪多变与放浪形骸,早已注定了他在政治上碌碌无为,含恨而终的必然命运。也许正是因为政治上惨遭失败,反过来又促使诗人“不平则鸣”,在文学领域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李白从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转移到他所热爱的诗歌创作时,诗人的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