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9690字。

  吉安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10月份高一语文试卷
  命题人  毛全杰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夜缒而出(zhuì )  阙秦(què )   峥嵘(zhēnɡ)   玉玦(jué)    长篙(ɡāo)
  B.切齿拊心(fù)      濡缕(rú )    彘肩(zhì)    悄然(qiǎo)  斗卮酒(zhī )
  C.秦军氾南(fán)     忤视(wǔ )    刀俎(zǔ)     巷道(hànɡ)   创伤(chuānɡ )
  D.皆为戮(lù)没      不悖(bèi)    参乘(shènɡ)  瞋目(zhēn)    憎恨(zē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巨擘    白炽灯   莘莘学子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B.房檩   捅娄子   如雷灌耳    下笔千言,以马可待
  C.跻身    杀手锏   响遏行云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D.精湛    孵化器   洞若观火     瓜熟缔落,水到渠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学习中国现当代诗歌,应该反复诵读揣摩,并且还要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这样对诗歌内容才能做到知情达理,了然于胸。
  B.闻一多最赞赏五言绝句,认为五言绝句是唐诗中的精品,二十个字就是二十个仙人,容不得一个滥竽充数。
  C.《再别康桥》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愉悦。
  D.今天我们重读徐志摩的诗作,在心潮澎湃的同时,诗人的悄然离世更令人扼腕叹息。
  4.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其还也                                  以其无礼于晋
  B.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D.嘉为先言于秦王                            良曰:“长于臣”
  5.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
  B.徐志摩作为一个充满着诗人气质的作家,短暂的人生的旅途中既表现出其旷世奇才的天真和浪漫,同时亦流露出生活在乌托邦之国中的理想主义者的幼稚和可笑。
  C.诗人非常善于以日常口语和朴实的描绘来绘景写情,生活气息浓厚,具有一种独特的质朴美。
  D.诗偏重于抒情言志,即便是叙事诗或意在说明科学现象和阐明哲理的诗也必须饱含诗情,才能生动感人。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长沙是毛泽东早年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1925年秋,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操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分,填下了《沁园春•长沙》这首词。
  B.《再别康桥》通过“金柳”“青荇”“榆阴下的一潭”等寻常的意象,向读者展示了康桥秀丽的风光。
  C.《雨巷》通过拟人的手法,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表达了对一种富有时代气息的爱情或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
  D.《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中,大量运用排比句式,而且多个诗节中首尾重复,使感情的表达凝重隽永、余韵深长。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
  ①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
  ②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