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0660字。

  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模块测试
  语文试题
  命题人:刘华忠 审题人:田春法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1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绯闻(fēi)  说服(shuō) 恪尽职守(kè)   按捺不住(nà)
  B. 矿藏(zàng) 盥洗(guàn)   瞠目结舌(chēng)溘然长逝(kè)
  C. 忸怩(niē)  隽永(juàn) 锃光瓦亮(zèng) 令人咋舌(zé)
  D. 追溯(sù)   埋怨(mái)  下自成蹊(xī)   穿凿附会(zá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伎俩     珠光宝器     沉湎     指手画脚
  B.睿智     视若草介     赌博     世外桃源
  C.楹联     牙牙学语     录像     照本宣课
  D.部署     千刀万剐     装订     势不两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美俄“重启”关系的进程表明,虽然两国都有尽快改善双边关系的愿望,但事实上,彼此对对方的一些     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②地沟油事件表明,总有人想发不义之财。食品安全的警钟一次次敲响,是有关部门    不力,放任自流,还是无能为力?
  ③三十几年过去了,我们心中依然珍藏着那段美好的回忆,     我们己经远离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A.成见  监督  即便     B.偏见  监督  虽然
  C.成见  监管  虽然     D.偏见  监管  即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他胸怀坦荡,光风霁月,是众人仰慕的对象。
  B.莫言的小说首先征服你的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专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古建筑之所以卓尔不群,不在于它的创新,而在于它代表了某个时代;当代的建筑不应该照搬古代,需要有时代气息。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
  A.民政部将协调相关部门,采取鼓励先进、以奖代补,提高各地推行惠民殡葬政策的积极性。
  B.司法腐败导致对有权势的罪犯的庇护,而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是当事人是否有职权。
  C.2012年,我国将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质量品牌,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全力以赴保持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D.DHA 在奶粉中加得太多,不仅会给婴幼儿消化吸收系统造成负担,而且会降低婴幼儿身体免疫力。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元宵节被人们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因为过了这天,人们就要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所以人们在元宵节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这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正因如此,在中国民间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
  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大江南北,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每到元宵节期间,人们都会走出家门,涌上街头,除了闹花灯、猜灯谜外,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敲舟山锣鼓……其中,有很多风俗和活动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同庆佳节,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共同享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我们留下的审美记忆。
  其实,元宵节不是一个孤立的节日,它是春节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