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710字。

  文学作品(散文小说)阅读解题思路导学案
  设计人:houzhenyang     侯华峰       河北省三河市第三中学
  【学习目标】
  1、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能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考点说明】
  1、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作为高考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以散文为主。
  考点包括以下几点:(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5)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命题要求趋势
  (1)一种是抒情叙事类散文,一种是议论类散文。
  (2)客观题逐渐淡出,主观题分量加重。  一是客观题淡出试题之中,主观题分量加重;二是增加了题数,加大了赋分值;三是开放性试题再露头角。
  (3)鉴赏能力的考查备受青睐。
  3、解题总体思路:整体阅读,把握主旨(读两遍);注意层次,理清脉络(标注);读题;解答;检查。
  4、答题关键:根据问法设计答法;整合重组,引申转述;围绕中心组织答案。
  【合作探究】
  一、审题(抓住题干)
  1、审题作用  题干能显示命题意图。题干能显示答题方向。
  题干能显示答题区位。题于能显示答题方法。
  2、审题角度
  (1)看配分(分点、分条回答)
  (2)选用合理的句式 :①答题应注意与题目相关联   ②答题应注意叙述对象
  二、不同题型答题技巧
  (一)含义题                      (二)作用题、原因题(赏析题)
  (三)层次题(信息筛选、整合题)  (四)开放性试题
  三、含义题分类解析
  (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1、理解词语的指代义
  所谓理解词语的指代义,一般指对文中出现的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所替代的对象的理解和确认。但是,散文中有些词语是对文章中很多信息的概括和提炼,它的含义实际上就隐含在文章中,所以理解词语的指代义又包括对其他一些词语在文中所指代的信息的认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词语指代义的理解实际上是一种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例一:
  文赤壁   朱增泉
  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