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00字。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一、考点要求:
  1、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考点阐释: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炼字的技巧和语言的风格。
  3、赏析表达技巧包括常见的修辞技巧和抒情方式、描写手法、行文构思及其它表现技巧等。
  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意义点,赏析
  作者的生活情趣和艺术风格等。
  三、命题趋向:
  1、唐宋诗词、元曲;
  2、以写景抒情诗为主,另外也有咏史怀古诗、边塞诗、托物言志诗等。2001—2005五年高考共考查古诗词曲57首,有34首为写景抒情诗。
  3、命题角度:
  (1)对诗句的理解或诗句中个别字眼的鉴赏,语言特点,赏析形象或意境;
  (2)赏析诗歌的艺术技巧;
  (3)就诗词的某一突出特点自由发挥;
  (4)通过两首诗进行比较分析。
  四、方法步骤
  1、看标题
  诗歌的标题,往往能给我们读诗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它或者点明写作背景,如王维《使至塞上》、贾岛《寻隐者不遇》;或者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如曹操《观沧海》、贺知章《咏柳》;或点明诗歌意象,如柳宗元《江雪》、王冕《墨梅》;或表明作诗目的,如李白《赠汪伦》、李商隐《夜雨寄北》;或表达诗人情感,如李绅《悯农》、王昌龄《闺怨》等。
  2、看作者
  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抒发的是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的是诗人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认识和感受,而这些情感、认识、感受,又是由诗人自身所受教育、人生经历、个人性格、个人际遇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的。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放飘逸”,苏轼的“豪放达观”,辛弃疾的“悲愤慷慨”等。解读诗歌,诗人是个重要信息,平时要尽量多的了解诗人有关的信息,尤其是处于时代变迁之际的诗人,如唐安史之乱前后的诗人,由北宋而进入南宋的词人等。
  3、读注释
  但凡试卷上的注释我们都要留意,它对于我们理解作品有很大的帮助,如(05年高考 福建卷)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下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南,登岳阳楼而作此诗。后边的两道题都要依据注释才能回答完整。
  4、抓诗眼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观点认识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全句的词语(句子),它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潭水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咽”、“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