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一、设计指导思想:
陶诗之美,不是一个十五、六岁的中学生轻易能领会得到的;陶诗之情,同样难以引起年轻人的共鸣。他的反朴归真,他的淡泊,是历经浮沉世俗的淘洗后人性的回归。如果就诗论诗,归园田居并无多少疑难之处,任何强加的桂冠只会导致学生的不满或不屑。所以,对归园田居的学习,既要注重对诗歌本身的理解与感悟,更要注重从侧面开掘诗人的诗心所自。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认同诗人,进而获得情感的熏陶和价值观的建构。
二、锁定教学目标:
1.朴素的自然美;
2.本色的人性美。
三、突破教学难点:
触摸诗人隐藏在诗歌语言和意象之后的诗心。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
同学们,如果每一个心愿都能够实现,此刻,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为什么?
交流后明确,心愿代表了青春、财富、爱情、事业、创造力等。那么,1600多年前的陶渊明,他的最大心愿又是什么?请诵读归园田居,从诗中找到明确的答案。
2. 经过讨论,得出的一致答案是———返自然。
3. 重读诗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陶渊明的“生活小区”,讨论:他的生活小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质朴清淡———生活的本色
4. 同学们,你喜欢他的生活小区吗?
不喜欢!闭塞、落后、陈旧、原始-------是啊,在当代社会,值得我们追求的实在太多了!
5. 为什么一代宗师竟然对如此平常的景物不厌其烦、津津乐道、如数家珍?
明确:是“久在樊笼里”的压抑与苦闷突然消失后的轻松畅快的宣泄,是对尘网的无情嘲讽与否定,是诗人本性的回归。
6. 诗家化境,意在言外———这就是陶渊明的高明之处。有诗为证:
江南(梁武帝)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讨论明确:堂堂皇帝的诗歌竟如儿语?不然!梁武帝闲适、无聊的心态尽在言外,鱼戏之中啊!
7. 陶渊明简介:
(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