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90字。

  高三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学案
  淮安市钦工中学 马骐骥
  高考情报
  对于仿用句式题来说,2009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共有8套试卷对其进行了考查,其中全国卷工I、全国卷Ⅱ、重庆卷、辽宁卷、宁夏/海南卷和四川卷考查的都是“仿用+修辞’’的形式,而湖北卷则是结合文学名著中人物的性格进行考查的,山东卷要求考生根据所给诗歌的前两节来仿写第三、四‘节。仿用句式题是一种很有生命力的题型,预计在2010年的高考中,这种题型仍然会结合修辞手法、文学名著和社会热点等来进行综合考查。
  对于选用、变换句式来说,在2009年高考的18套语文试卷中,共有北京卷、湖北卷、重庆卷和福建卷4套试卷对其进行了考查,除了福建卷的分值是3分外,其余3套试卷的分值均为4分;北京卷和福建卷的难度不大,而湖北卷则与修辞的运用、压缩语段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题月比较有新意。预计2010年高考选用、变换句式这一考点会与其他考点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抢分策略
  第一课时  选用句式
  学习目标;掌握  “选用句式”常用技法。
  学习过程:
  一、(命题形式)  给出一定的语境,要求考生为了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选择合适的句式进行表述或补充。
  二、(技法解密)  解答选用句式题的原则是: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注意排序照应,时空转换,使语意连贯;体现语意重点,使答案符合语境中语意的重点;保持感情、语气的一致,使答案与语境的感情、语气协调一致。解答选用句式题的方法是:
  (1)审清题目要求,要弄清题目要求的是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意思,以便思考时更有针对性;(2)认真分析材料,如果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则要分析话题、句式,如果要求强调某一意思,就要从句首句末的位置上去分析;(3)选择适当句式,如果要使表述角度一致,就要选用与陈述主体一致的句子,如果要抒发强烈的感情,就要选用感叹句、排比句等,如果要使语意连贯,就要选用与话题、句式一致,前后呼应的句子。
  三、[典例1l  (2009年湖北卷)下面是—段介绍王羲之书法的文字,请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要求:①符合原意。②不超过30字。   
  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
  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
  解析  本题考查了考生选用句式的能力。题目要求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而且运用“比较工整的语句”,比如排比句式,字数还不能超过30字。考生首先应对这段文字的内容加以概括,涉及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贡献的是:变革楷书,开创今草,让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以后,就考虑采用排比句式进行表述,还要注意压缩文字,符合题目对字数的要求。
  答案  王羲之变革了楷书,发展了草书,确立了行书的地位。
  [典例2]  (2008年江苏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