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60字。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教学目标]
  1.对弗罗姆的"爱"的理论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学会一种在小组研讨的基础上的研究模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小组研讨目标的确定以及研究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教学过程]
  一、个人准备阶段
  认真阅读文本,整理四项内容:
  1.母爱的优点与缺点。
  2.父爱的优点与缺点。
  3.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
  年龄段 特征 刚出生阶段   8岁以下   8~10岁   少年时期   成熟时期       4.罗列可以进行研究的话题。
  二、研究目标确定阶段
  教师明确中心课题:深入理解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具体方向:
  1.通过对文本的细致分析,发现新的内涵
  2.通过对弗罗姆《爱的艺术》的阅读,对课文进行进一步阅读
  3.通过相关的评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组成学习小组,就研究课题进行讨论,每个人都应该就此问题充分发表意见,在发表观点时必须阐述以下三方面的问题:①研究课题;②研究价值;③研究条件,尽量说服小组接受自己的观点。最后由小组协商确立一个研究课题,以及研究计划,并请教师提出意见。
  三、研究实施阶段
  在这一阶段必须保证每一个人在小组活动中都有自己明确的分工,每一个人都应该在研究过程中及时做好札记,最终汇集成课题研究的档案袋。
  四、总结汇报阶段。特别鼓励学习小组进行富有创意的回报与展示
  【相关链接】
  1.重读弗罗姆
  在中国,有赤裸的资本主义者;在西方,也不乏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弗罗姆是其中之一。最近改革出版社出版了《弗罗姆论文集》,收集了弗罗姆的一些主要著作,从最初的《逃避自由》到《健全的社会》,再到晚年的回忆录式的著作《超越幻想的锁链》,虽然不全,但能给读者一个有关弗氏著作思想的全貌,也给爱好弗氏著作的读者们一个收藏的机会。
  纵观弗罗姆一生著作,发现他是以他的"规范的人本主义"为中心的,他认为自己的理论与以往不同的是,以往的理论即传统的理论是一种关于社会发展的纯理论性的科学,而他自己的理论即批判的理论是一种关于"生活艺术"的应用科学,并且力图把它付诸实践,建立理想中的"健全的社会"。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成员,与马尔库赛不同的是,弗罗姆的理论缺少一种冲动和激情。却多一种沉稳和理性,这注定了他的理论对人们的影响是循序渐进深远而持久的,而不是热烈而短暂的,他属于不容易被人忘怀的那一类。事实上,作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弗罗姆摒弃了弗洛伊德关于个体性心理动力学的研究,与阿德勒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路,他以"普遍的人"为研究对象,来构建自己"普遍的人道主义"。因此,他的理论又是以"先验的人"为基础的一种心理动力学的研究,特别是在《爱的艺术》中对爱的本质的精彩描述。所以理解弗罗姆不应拘泥于某一学派。虽然弗氏一生著述颇丰,但他的思想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健全的社会》、《为自己的人》和《爱的艺术》等著作中,特别是1947年由纽约出版社出版的《为自己的人》,集中地反映了他的"规范的人本主义"思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