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40字。

  2013年高考复习送别诗鉴赏学案
  涿鹿高考培训学校——步洪涛设计
  【初识派别】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诗人们或为拜师游学,或为求取功名,或为仕途奔走,或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远走异域而离别亲人、恋人、友人。而这时,别离无论作为人生遭际还是作为创作题材,都会显得更为重要,更为深刻,更为壮烈,更为精彩。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它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诗歌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就反映的别离形式来看,有送别、留别、赠别、酬别、话别、宴别、饯别、寄别诸多种类。
  其代表人物及诗作有——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李白:《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友人》、《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高适:《别董大》。骆宾王:《易水送别》。
  【技法攻略】
  一、了解常见意象
  送别诗涉及到的送别的空间和主要意象有:
  送别空间:长亭、渡口、南浦、灞陵、古道等。
  送别意象:
  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士、游子、怀人。
  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羁旅思归。
  酒——促人亢奋,引人抒怀——富于想象,借酒抒情——豪放洒脱,借酒浇愁。
  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
  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光易逝,情意绵绵——怀古思念、爱恨情长。
  秋:秋——万物凋零——英雄美人迟暮——英雄、美人;
  秋——满目苍凉——思乡怀人——游子、思妇;
  秋——天高云淡一心胸壮阔——壮士、良臣。
  月: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游子思妇;
  月——连结古今,连结异地——感叹时光流逝,追思历史——豪放洒脱者。
  二、把握诗歌风格
  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
  1.伤感型。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王勃的《别薛华》、宋之问的《送别杜审言》、柳宗元的《重别梦得》等。
  2.豪迈型。离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丝毫不落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英气逼人,气壮山河。此外还有高适《别董大》,表现了对朋友美好的祝愿。
  三、理解常抒感情
  送别诗抒发的情感大致可以分为:
  1.表达恋恋不舍,依依惜别的感情或相思之情。叙写朋友间深挚情意,主要通过典型的场景语言,声音、动作、或想象来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