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50个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练方案
山东刘一心
☆课文导读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有心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爱国的赤心。文章抓住敌论据不能证明敌论点为“突破口”,采用反驳对方论证的方法,通过正面立论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手法,一举击中要害,反驳强劲有力。论证思路上采用揭示对方谬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作出结论的顺序逐层推进,语言具有辛辣的讽刺特色。
☆基础过关
一、读音辨析
玄虚(xuán) 慨叹(kǎi) 诬蔑(wū miè) 诓骗(kuānɡ)
省悟(xǐnɡ) 搽(chá)渺茫(miǎo) 脊梁(jǐ )
脂粉(zhī)抹杀(mǒ)抹布(mā)拐弯抹角(mò)
前仆后继(pū)状元宰相(zǎi)
二、词语释义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家谱: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事。
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骗:说谎话骗人。
诬蔑:捏造事实,毁坏别人的名誉。
摧残:使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今天的事情。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向掌权的人请求解除他们的痛苦,保全他们的性命。也指替老百姓说话。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不足为据:不值得当作根据。
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地大物博:文中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三、背景探视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当时资产阶级《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一观点,鲁迅先生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