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街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
2.学习本文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诸葛亮深谋远虑、赏罚严明、严于自责的优良作风,认识马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死守教条的错误及其危害性。
能力目标
1.品味《失街亭》中描写战争的技巧。
2.欣赏《失街亭》中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而理解诸葛亮、马谡两个人物形象。
3.掌握本文有条不紊、严谨有序的结构特点。
4.体会本文通过对比手法描写人物的方法。
德育目标
学习《失街亭》,认识诸葛亮赏罚严明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分析诸葛亮和马谡两个主要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诸葛亮任用马谡守街亭。
●教学方法
1.品读法。对于课文中的关键段落、语句应仔细品读,体会其作用。
2.讨论分析法。课文中的疑难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分析来理解。
3.欣赏——比较——研习法。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有关失街亭的部分,让学生比较画面展示与文字描写的异同,进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4.研究性学习法。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用创新思维来写一篇《失街亭》读后感。
●教具准备
1.多媒体;
2.《三国演义》电视剧VCD光盘;
3.《三国演义》主题歌录音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
2.整体感知,梳理情节结构。
3.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让学生进入氛围,感受雄浑、苍凉的气势。
2.以提问——回忆的方式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听的是什么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三国演义》主题歌)以前我们学过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文章吗?(同学们回答:学过三国人物诸葛亮的《出师表》)好,我们共同回忆其中的一段话:“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将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