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题,约15200字。鞍山一中高三第一模拟考试 按照新课标考纲命制
鞍山市第一中学2013届一模考试语文科试卷
命题人、校对人:李文革、王文娟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为必考题。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淡化金牌说不可取
现代奥运会发展了100多年,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盛事,没有哪个领域的活动可以与之匹敌。当年许海峰石破天惊的一枪,中国女排的扬眉吐气,已经成为国人的共同记忆,升华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
时至今日,中国夺得的历届奥运会金牌数已突破200枚。伦敦的赛场上,中国保持在奖牌榜第一集团已没有什么悬念。因此从关注金牌数量到关注金牌过程,对那些没有拿到金牌或者奖牌的运动员,国人也送上掌声和敬意。国人对奥林匹克的理解在不断加深拓展,中国奥运选手为整个民族带来的“正能量”,永远值得珍惜。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是长期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争取在有重大影响的国际体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始终具有鼓舞人心、增强凝聚力的作用,有其他方式难以取代的教育和激励功能。即使发达国家,也不会放弃对奥运金牌的追求。淡化金牌的提法不科学,也不符合奥林匹克运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因为任何水平的运动员来参加奥运会,目的都是要超越自己,不会不在乎比得是好还是差,公众也会用这个标准看待运动员的表现。
全球顶尖的运动精英齐集奥运,当今赛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怎样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天分和努力,同样取决于运动员背后的体制支撑。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十年功”里,就包含着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体制如何建构。从探索到强化,举国体制随着中国参加奥运会的脚步也在不断向前。举国体制意味着对有限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投入,意味着清晰坚定的目标和持之以恒的努力。走上赛场的运动员都明白,要争取胜利,专注是必须的品质。围绕奥运会这个竞技体育的最高舞台,举国体制构成了专注的培养体系,收获正是对付出的回报。
创造佳绩的项目不同,培养竞争者的方式不同,只要符合国情和发展阶段,都可以成为一种选择。在中国体育过去几十年历程中,举国体制是实现突破的重要保证,立下了汗马功劳。否认这一历史事实,是对体育界前辈的不尊重。没有这个基础,也难以找到中国体育改革的出发点。在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佳绩的运动员无不带有举国体制培养的印记。在现实条件下,完全靠社会和个人,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也无法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优势。今后一段时间里,应当积极尝试不同的体育体制并存并举,但举国体制依然是支柱。如本届奥运会上眼下战绩不佳的澳大利亚代表团则表示,政府投入不足是主要问题,仅靠民间支持,很难保证运动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投入训练。
举国体制的效率已经被证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的社会功能不断延伸、拓展,对举国体制的关注,也就有了更多发展的视角。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体育界和社会各界对这个话题多有探讨。对举国体制的人力财力投入,是否应该更多地转向全民健身,就是一种观点。
本届奥运会上,中国选手的表现依然振奋人心,不论是否能站上最高领奖台,他们都展现出了中国体育乃至当代中国的形象与气魄。这也依然是由举国体制为主要推动力的成果。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作用是否已经可以用其他方式取代,这是由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素质教育状况来决定的,水到渠成,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中国要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举国体制依然是基础结构,不断加以完善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空间远未穷尽。而完善举国体制,核心思路应当是“以人为本”,着眼于运动员的长远利益和全面发展。能够来到奥运赛场,站上领奖台的运动员毕竟是极少数。在运动员培养过程中,注入更多人文关怀,用合理的制度安排帮助他们既能全身心地投入训练与比赛,又能为更长远的未来打好一定基础。伦敦捷报频传之时,举国体制怎样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新的生命力,既要有坚持的信心,也要有改革的决心。
1.下列有关原文的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可以说没有哪个领域的活动可以与现代奥运会相匹敌,百余年的发展,现代奥运会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盛会。
B.淡化金牌的提法不科学,也不符合奥林匹克运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是因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始终关注国际体育比赛中具有的鼓舞人心、增强凝聚力的作用。
C.我们既要认识到奥运佳绩会为整个民族带来“正能量”,又要关注到取得好成绩应该积极尝试不同的体育体制,又应该以人为本,关注运动员的长远发展。
D.举国体制为中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奠定了基础,我们应不断加以完善,充分拓展举国体制的发展空间。
2.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任何运动员以超越自己为目的来参加奥运会,除了必须付出的专注的品质外,完全取决于举国体制这个培养专注的体系。
B.时至今日,中国夺得历届奥运会的金牌数已突破200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举国体制是实现突破的重要保证。
C.北京奥运会以来,社会各界对举国体制关注颇多,例如适当地加强对全民健身的人力财力的投入就引发了大家的关注。
D.可以说,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素质教育状况,决定了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作用是否已经可以用其它方式取代。
3. 根据原文意思,下列各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许海峰石破天惊的一枪,到中国女排的扬眉吐气,到伦敦的奥运佳绩,中国始终毫无悬念的保持在奖牌榜第一集团的地位。
B.从关注金牌数量到关注金牌过程,国人对运动员的理解在不断拓展,对那些没有拿到金牌或者奖牌的运动员,也送上掌声和敬意。
C.澳大利亚在伦敦奥运会上的教训提醒了我们,仅靠民间支持也是不够的,我们应当积极尝试不同的体育体制并存并举的同时保证举国体制的支柱地位。
D.只要以人为本,着眼于运动员的长远利益和全面发展,帮助运动员全身心投入训练和比赛,就会完善举国体制,为长远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1. B.根据第三段内容判断,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原文提示“因为任何水平的运动员来参加奥运会,目的都是要超越自己,不会不在乎比得是好还是差,公众也会用这个标准看待运动员的表现。”
2. A.“完全取决”的说法没有根据。原文第四段“同样取决于运动员背后的体制支撑”。
3. C.(A. “中国始终毫无悬念的保持在奖牌榜第一集团的地位”错误,原文第一段仅说“伦敦赛场上”。B.偷换概念,第二段“国人对奥林匹克的理解在不断加深拓展”,并非对运动员。D.强加武断,原文最后一段的表述是“完善举国体制,核心思路应当是‘以人为本’”。并非完全条件。)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凡货,金钱布帛之用,夏殷以前其详靡记云。太公为周立九府圆法:黄金方寸,而重一斤;钱圜(圆)函方,轻重以铢;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故货宝于金,利于刀,流于泉,布于布,束于帛。
太公退,又行之于齐。至管仲相桓公,通轻重之权,曰:“岁有凶穰,故谷有贵贱;令有缓急,故物有轻重。人君不理,则蓄贾游于市,乘民之不给,百倍其本矣。故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必有千金之贾者,利有所屏也。计本量委则足矣,然而民有饥饿者,谷有所藏也。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轻重敛散之以时,则准平。守准平,使万室之邑必有万钟之藏,藏繦千万;千室之邑必有千钟之藏,藏繦百万。春以奉耕,夏以奉耘,耒耜器械,种饷粮食,必取赡焉。故大贾蓄家不得豪夺吾民矣。”桓公遂用区区之齐合诸侯,显伯名。
其后百余年,周景王时患钱轻,将更铸大钱,单穆公曰:“不可。古者天降灾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救民。民患轻,则为之作重币以行之,于是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若不堪重,则多作轻而行之,亦不废重,于是乎有子权母而行,小大利之。今王废轻而作重,民失其资,能无匮乎?民若匮,王用将有所乏;乏将厚取于民;民不给,将有远志,是离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