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6590字。
天水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级第一学段语文试题
命题人:崔天云王欢审核:谢黎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16分)
生命的灯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络绎的村民们在默默地你来我往。
苦行僧转过一条巷道,他看到一团晕黄的灯从巷道的深处静静地亮过来。身旁的一位村民说:“孙瞎子过来了。”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没有白天和黑夜的一丝概念,他看不到鸟语花香,看不到高山流水,看不到柳绿桃红的世界万物,他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的,他挑一盏灯笼岂不令人迷惘和可笑?那灯笼渐渐近了,晕黄的灯光渐渐从深巷移游到了僧人的草鞋上。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问道:“敢问施主真的是一位盲者吗?”那挑灯笼的盲人告诉他:“是的,从踏进这个世界,我就一直双眼混沌。”
僧人问:“既然你什么都看不见,那你为何挑一盏灯笼呢?”盲者说:“现在是黑夜吧?我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世界上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您是为别人照明了?”但那盲人却说:“不,我是为自己!”
为你自己?僧人又愣了。盲人缓缓问僧人说:“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人碰撞过?”僧人说:“是的,就在刚才,还被两个人不留心碰撞过。”盲人听了,就得意地说:“但我就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也更让别人看到我自己,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撞我了。”
苦行僧听了,顿有所悟。他仰天长叹说:“我天涯海角奔波寻觅我佛,没想到佛就在我的身边哦!人的佛性就像一盏灯,只要我点亮了,即使我看不见佛,但佛会看到我自己的。”
是的,点亮属于你自己的那盏生命之灯,既照亮了别人,更照亮了你自己,只有先照亮别人,才能够照亮我们自己。为别人点燃我们自己的生命之灯吧!这样,在生命的夜色里,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平安和灿烂!
只有为别人点燃一盏灯,才能照亮我们自己。
1、第五段开头写道:“为你自己?僧人又愣了。”请简述僧人第一次“愣”的原因。(不超过12字)(3分)
2、苦行僧说:“我天涯海角的奔波着找佛,没有想到佛就在我们身边!”他所悟出的“佛”的内涵包括哪些?请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语言分三个层次概括。(6分)
3、本文在表现主旨上主要应用了哪些手法?请分点简要分析。(3分)
4、对这篇文章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善于叙事,精心构思情节,将每一个平常简单的生活故事演绎得曲折起伏,耐人寻味。
B.第二段中“静静地”一词表现了作者恬淡的心态,这是他对佛的透彻参悟,对佛性的透彻理解的表现。
C.第一段中“荒僻”一词与第六段中“天涯海角”一词呼应,突出苦行僧寻觅的艰苦。
D.第一段中,作者用“漆黑的夜晚”“漆黑的街道”来象征黑暗的社会,表达形象,寓意深刻。
E.本文题为“生命的灯”,作者借想象中的灯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5—8题。(12分)
秦王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米石千六百。
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郦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
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
始皇出游。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九月,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藏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王咸伏其辜辜:罪过
B.表南山之颠以为阙表:标记、标志
C.因燔销其石燔:用火烧
D.臧皆知之,藏重即泄臧:男努力
6、对于秦王朝的灭亡,贾谊认为“不施仁义”,杜牧认为“秦爱纷奢”。下列各句被分为四组,能符合贾谊、杜牧二人看法的一项是()
①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②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
③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
④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
⑤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
⑥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
A.①③⑤B.②④⑥C. ①④⑤D.②③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秦国统一天下后,下令群臣议论帝王的称号问题;秦始皇采纳群臣的建议,把自己称为“始皇帝”。
B.秦始皇认为咸阳人口众多,先王的宫廷狭小,于是调发七十多万人,挖运北山上的石头,从蜀地、荆地输送来木料,建成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阿房宫。
C.秦始皇厌恶别人说死,但在他统一天下之前,就开始派人在郦山开凿洞穴,为自己营造陵墓。
D.秦始皇夜间易服出行咸阳,在兰池遇上盗贼,他和武士围困盗贼,让武士杀死了盗贼。残忍地把工匠和奴隶全部关死在墓道里的,应当是秦二世胡亥。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邪。(3分)
(2)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3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5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