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420字。

  山东省平邑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模拟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时间:2012.11.5
  本试卷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①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考试科目(语文)填涂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考号相应的信息点涂黑。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②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1-16题为单项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17-23题为笔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答题纸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纸交回。
  第Ⅰ卷(共48分)
  一.语言知识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付梓(zǐ)    蓬蒿(gāo)     白云出岫(xiù)   泠然(líng)
  B.捧袂(mèi)   熟稔(rěn)    涸辙之鲋(hé)   优渥(wò)
  C.奢侈(chǐ)   台隍(huáng)  叼陪鲤对(dāo)  酗酒(xù)
  D.簪笏(wù)    酒馔(chuàn)   襜帷暂住(chān)  陨首(yǔ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喝采         肇事者          安分守己        八竿子打不着
  B.陷阱         暴发户          飞扬跋扈        疾雷不暇掩耳
  C.肖像         引伸义          原物璧还        惶惶不可终日
  D.肿胀         冷不防          彪炳千古        反手云覆手雨
  3.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演出刚结束,她就接到了她的孩子的班主任的电话,说她的孩子生病了,她没来得
  及      就跑到学校去了。
  ②本人今天早上在餐厅不慎遗失了一只灰色书包,有拾到并归还者,本人愿意以一本《红楼梦》相酬谢,决不      。
  ③随着宁淮高速公路的建成,这条    十几个县市的公路将完成江苏省“四横四纵”的“最后一尺”。
  A.卸装     失言    贯串    B.卸妆     失言    贯穿
  C.卸装     食言    贯穿     D.卸妆     食言    贯串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
  A.为了提早开始复习备考而拼命抢进度,这种寅吃卯粮的做法必须制止。
  B.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不理想,于是,他决定本着师心自用的态度,虚心向老师和周围的同学请教。
  C.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电话亭:“妈,我成了断线风筝,无家可归了。”
  D.去年,我们的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都有所增加,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伐功矜能,止步不前。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
  A.查韦斯日前赠给奥巴马的《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一书迅速风靡,目前该书已位列亚马逊在线书店 “畅销书排行榜”第二名。
  B.中核集团郑重承诺:将努力“推进国防建设和核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推进人与核事业的和谐发展,推进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C.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避免水利工程有人修、没人管的现象?从一些地方经验看,以“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推进小农水产权改革是一个好办法。
  D.4月16日,著名作家、学者王蒙做客《人民日报》的《文化讲坛》专栏,并就“我们的时代,我们的阅读”进行了主题演讲。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    )
  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浸湿了她们的衣衫。
  B.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
  C.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D.我校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二、论述类文章阅读(18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纯粹”觅得“好声音”
  张颐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蔽徉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嫂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味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走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311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祛码。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城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走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寂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杭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