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7340字。

  科目: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勘误(kān)  湛蓝(zhàn)  罗绮(qǐ)  楔形(qì)
  B.悲戚(qì)  天雨雪(yù) 汗涔涔(cēn) 弓缴(zhuó)
  C.纶巾(guān)  脑髓(suí)  喟汉(kuì)  囊括(láng)
  D.顷刻(qǐng)  孱头(càn)  玄虚(xuán) 左右皆靡(m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烦躁   蛾眉  意气用事  骄枉过正
  B.罪蘖   弹劾  驽马   苌弘化璧
  C.自诩   尸骸  盗跖   战栗失色
  D.叱骂   冠冕  良晨美景  料峭
  3.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下午去参观菊展,大家意兴阑珊,玩得不亦乐乎。
  B.小明上学迟了几天,虽舟船劳顿,但顾不上休整,下车伊始,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之中。
  C.鲁侍萍被赶出周家,走投无路,投河自尽,幸而被救,从此流落他乡。
  D.词的句式错落有致,长短悬殊很大。小令显得轻灵飞动,长调则更便于写景、叙事和抒情的交互融合。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天大扫除,女同学擦玻璃,团员扫地,班干部抹桌子。
  B.我看见一座山,一座座山川相连。
  C.远离故土,他无时无刻不思念着父母。
  D.我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5.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宋词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
  B.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演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
  C.班固创作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D.“生存还是死亡?”《哈姆莱特》里的一句著名台词,反映了哈姆莱特复杂矛盾的心理。正是这种心理使他迟迟不能采取复仇行动,最后哈姆莱特刺死了行凶者,自己亦饮毒自尽。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的文字,完成6~8题。
  “提笔忘字”与汉字危机
  郭立场
  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因为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部首和结构。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两千余名受访者中有逾八成的人承认写字有困难。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正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
  应当承认,新技术的确给古老的汉字艺术带来较大的冲击。美国学者杰茜卡•贝内就曾把电脑称为“手写体的诅咒”。因汉字象形表意的文字结构十分特殊,电脑输入对汉字手写的冲击尤为严重。“五笔输入法”把每一个汉字拆成最多四个部分,倒是让人记住了汉字的基本架构,但写起字来也难免有时会缺胳膊少腿,而太多习惯用“拼音输入法”的人则连汉字的具体构造都记不住。在方便、快捷、高效的文字信息化处理诱惑下,人们由习惯成依赖,由依赖成退让,最后是能“敲字”的决不“写字”。及至万不得已情况下要用手写时,才发现汉字的具体构成竟是如此模糊,写出的字也丑得难以见人。
  一项千百年来被人们运用自如的汉字手写艺术,却在电脑和网络普及应用的一二十年间就陷入尴尬境地,完全归因于新技术的罪过乃是推脱我们自身传承文化的使命与责任。在这一场新技术冲击的背后,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汉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与艺术,早已钝化了对具有独特美感的汉字书法的审美能力,早已忽视了手书汉字也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而仅仅把汉字视作表意符号和交流工具。结果便是,作为符号和工具的汉字,往往只是在实际运用这个层面上存在。
  正如学者所言:“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又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工具。汉字书法不仅是人类所创造的最为抽象的艺术,而且是人类文明最为发达、最富有想象力、能够全面揭示自然本质的一门艺术,一种文化现象。”数千年来,汉字被视作艺术品,更被看做人格的标记,“横平竖直写汉字”与“堂堂正正做真人”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曾几何时,能写一手好字是竞争的资本,是一件值得骄傲与自豪的事情。无论时代怎样嬗变,无论技术怎么革新,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会改变,而作为后来者理当致力于文化的接续和弘扬,不能在各种冲击面前丧失汉字文化的自尊、自重与自觉。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得到光大,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的精华,而是决定于这个民族优秀的文化是否得到很好的传承。汉字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滋养我们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忘了笔杆”,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
  (选自《人民日报》)
  6.下列关于“提笔忘字”现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现在,许多人只能模糊记汉字,却无法正确书写。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将会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
  B. 因汉字具有象形表意的特殊文字结构,无论是“五笔输入法”,还是“拼音输入法”都对汉字手写造成一定冲击。
  C. 人们过分信赖方便、快捷、高效的文字信息化处理,能“敲字”的决不“写字”,万不得已情况下,才会用手写字。
  D. 文字记录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不仅影响人们正确书写汉字,而且对汉字的艺术审美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7. 下列对汉字危机产生原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数字化时代的电脑和网络及应用在短时间内就给古老的汉字艺术带来较大的冲击。
  B. 在电脑网络新技术的冲击下,我们也许忘记了汉字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与艺术。
  C. 很多人漠视具有独特美感的汉字书法的审美功能,否认手书汉字也是传承汉字文化的方式。
  D. 如果汉字丧失了传承中华文化的功能,汉字也仅仅是实际运用的表意符号和交流工具。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能将汉字手写艺术运用自如,原因就是传统的汉字输入方式还没有受到数字化新技术的冲击。
  B. 汉字书法是能够全面揭示自然本质的一门艺术,一种文化现象,几千年来,汉字被视作艺术品,更被看做人格的标记。
  C. 时代变迁、技术革新,改变不了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我们不能在各种冲击面前丧失汉字文化的自尊、自重与自觉。
  D. 本民族优秀的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民族的文化才能得到光大,汉字是我们文化的根,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后四年,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