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0030字。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4级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张裕琪    审题:李洁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本次考试有“机阅”专用答题卷,请不要在试卷上答题。
  3、答题前,请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积累与应用(38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沙渚    拄杖      苎麻草      停杯投箸
  B.排闼    下榻      一沓纸      纷至沓来   
  C.褐衣    喝问      赫哲族      千山万壑
  D.缁衣    摭拾      长咨嗟      胼手胝足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3分)  
  A.杜娟   悯然    啁哳    钿头银篦
  B.青冢   捣衣    窜改    峥嵘崔嵬
  C.曚昽   芒刺    惫赖    畏涂巉岩
  D.錾银   宵析    埠盛    精神矍烁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是(3分)
  A.10月27日,加拿大西海岸发生7.7级地震;10月29日,超强飓风桑迪袭击美国; 11月3日,暴雪覆盖北京,随着2012年底的逐渐接近,五风十雨的自然灾害,让人们对末世预言产生了更多的联想。
  B.学生在答诗歌鉴赏题时,由于表达能力不强,经常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所以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还应该掌握一些鉴赏术语。
  C.iphone5的问世令众多果粉大失所望,设计欠缺新意,乏善可陈,这或许标志着苹果公司进入了后乔布斯时代。
  D.鉴于成外运功会屡逢秋雨,天气情况成为学校领导设定运动会时间表时首当其冲要考虑的因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在本届临时国会上,野田佳彦把重振经济作为内阁的最大课题,强调将实施“日本再生”为主的经济策略。
  B. 9月19日,“甘肃交警微博大厅”正式开启,并在腾讯网正式上线。这个平台将及时回复群众留言、警务咨询、办事求助、举报投诉等请求事项,减少群众办事成本,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
  C. 目前财政部正牵头研究落实铁道部普遍性服务机制,拟对铁道部普遍性服务进行补贴。业内人士表示,这一举措意义重大,它是铁路“政企分开”的改革的前提。
  D. 最新的来自俄罗斯公布的技术数据显示,俄罗斯方面出售给中国的基络级潜艇,是在加以改进与减少水声特点的情况下,才实施销售的。
  5、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用/给画线部分断句。(3分)
  吴人有养猴于笼十年,怜而放之,信宿(没过两夜)而辄归。曰:“未远乎?”异而舍诸大谷猿久笼而忘其习遂无所得食鸣而死。
  6、请概括第5题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不超过二十个字。(3分)
  答:                                                    
  7、在“蓝背心”社会实践活动中,某班同学检查老师办公室环境卫生,发现一男教师桌面凌乱,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遂留下一张字条。纸条内容有多处不当,请指出其中的三处,并加以改正。(每处1分,共3分)
  温馨提示
  亲爱的老师:
  今天检查您的办公桌,发现脏乱无比,请您务必尽快整改。此外,抽烟有害健康,不仅不能为您提神,反而会让你加速走向死亡,望你均裁。两节课后我们会再来光顾。
  您的高徒
  X年X月X日
  (二)名篇名句(8分)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               ,巫山巫峡气萧森。(《秋兴八首》)
  (2)               ,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3)画图省识春风面,              。(《咏怀古迹》)
  (4)                 ,砯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
  (5)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6)东船西舫悄无言,               。(《琵琶行》)
  (7)               ,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
  (8)千载琵琶作胡语,               。(《咏怀古迹》)
  (三)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10分)
  9、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请将答案填涂到机读卡第5题相应位置上)(3分)
  A.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年少时期过着“锦衣纨袴”“饫甘餍肥”的生活,是源于曹家有着特殊的地位,但究其先世,其实原是汉族,后为满族贵族的家奴。
  B.《红楼梦》最初以手抄本流传,这些手抄本都题名《石头记》,包括对后世影响很大的“脂评本”也是如此。
  C. 林黛玉是最充分体现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仿佛总是忧郁哀婉,有时又过于尖刻犀利,其实她也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