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小题,约6380字。
宁波四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说明: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卷答题时,不得使用修正液,修正带
3.答卷时将答案均填在答卷相应的题号的位置,不按要求者,答题无效
第Ⅰ卷知识积累(36分)
一、基础知识(36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百舸争流(kě)遒劲(qiú)灰烬(jìn)惆怅(chóu)
B. 胡同(tóng)锲而不舍(qì)槁暴(bào)舟楫(jí)
C. 跬步(kuǐ)静谧(mì)搭讪(shàn)铩羽而归(shā)
D. 摇曳(zhuài)诳语(kuáng)愀然(qiǎo)引觞(shāng)
2. 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橘子州头寥廓镌刻遗笑大方
B. 沧茫急躁翱游揭杆而起
C. 慷慨陷媚愧煞杯盘狼籍
D. 蛰居酥骨名片恣意妄为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金秋时节,看到果园里汗牛充栋的苹果,就知道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B.老谈的儿子正值豆蔻年华,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也没有考上,只好送到国外去念书了。
C.曾几何时,我们的班主任蒋老师是那样的年轻,帅气;十多年过去了,如今脸上也有了皱纹。
D.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
4. 下列各句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有了自己的思想、朋友和活动天地;他开始反叛,甚至不再那么依顺。
B.你要老实交代,上周三上自修课,你背着李老师和班长在做些什么?
C. 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我们人文特色班带来的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我也很幸福,很快乐。
D. 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5. 填入下句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②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 ③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④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⑤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②③①④⑤B.②⑤③①④C.①⑤②④D.③④②①⑤
6. 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老师们。”校长严肃地说。
B.一进校门,你就将看见了宁波四中镌刻着“诚、朴、爱”三个大字的校训石。
C.戴老师对学生说:“我们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中国现代朦胧诗是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一批年轻的诗人打破传统的观念和表现手法,颠倒时空顺序,选择奇特意象,捕捉瞬时感受,运用跳跃的结构,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而形成的一种诗歌。代表人物有食指,海子,江河,舒婷等。
B. 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代表作品:长篇小说《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C.莫言,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上世纪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的小说,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D. 柳宗元、苏东坡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两人仕途坎坷,“诗家不幸文章幸”,但两人文风不尽相同。柳文风格多清新峭拔,山水文章侧重于精神人格层面,苏文多洒脱飘逸,侧重于哲学层面。
8. 找出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C.或师焉,或不焉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C.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0. 从特殊句式来看,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11. 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於师。B. 望西山,始指异之。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12. 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其隙也,则施施而行。(表修饰关系的连词)B.攀援而登,箕踞而遨。(遨游)
C.圣人无常师。(固定的老师)D.觉而起,起而归(睡醒)
第Ⅱ卷课内文段阅读理解(1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