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关系型)作文审题教案
宋明磊
【教学课题】话题(关系型)作文审题
【教学目标】
1、明确“审题”——主题。
2、知晓当前高考作文形式——关系型话题作文。
3、分析关系类型。
4、实践训练。
【教学重点】明确主题与关系类型。
【教学难点】实践审题。
【学习方法】识记——理解——实践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2005年3月25日星期五
【导语】
考试作文犹如带着镣铐跳舞,要在一定限制下尽情发挥。近年高考话题作文给考生充分自由——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考生受到的限制小,在考场上大胆创造,涌现出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但是,宿构、抄袭的现象也不容忽视。因此,话题作文给考生增加限制势在必行。即关系型话题作文应运而生,话题作文的审题也就必须高度重视。忽视审题,自然导致偏题甚至离题;只有审题准确,作文才能如庖丁解牛,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研习】
(一)审题
1、审题,即审视作文主题。
(1)文章是作者运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旨意、见解、主张,所以文章的主题不是文章的内容,而是通过内容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见解、意图、主张;在论述文章中,文章主题不是论述问题,而是解决问题。
(2)主题: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反映生活现实象时,通过文章的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意见和中心思想。
(3)题在文章中的作用及其表现:
①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一篇文章价值的大与小,质量的高与低,生命力的强与弱,就在于主题是否在于正确与深刻。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篇文章的主题正确与深刻,才有意义,否则,就黯然失色。
②主题是文章的统帅。主题统帅材料的取舍,结构的设置,语言的遣用,表达方法的使用和标题的设立,古人云:“常谓情志所托”主题是“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辞不流。”(《后汉书•范晔》)
(4)主题形成:
占有材料——深刻地领悟材料——运用灵感(即顿悟)。
(5)主题要求:正确。
正确:前提在观点和材料高度统一情况下,能够达到合乎事物发展规律,帮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引导人民积极向上,揭示“真、善、美”的主题,具体表现:
①记叙文健康的思想感情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②在议论文中它体现某种能经得起考验的客观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