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字,约8950字。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说明:(一)本试卷共五部分19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所有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
一、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8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既自以心为形役,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
(2)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
(3)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4)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5)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6)_____________________,夙遭闵凶。(《陈情表》)
(7)逮奉圣朝,_____________________。(《陈情表》)
(8)_____________________,愿乞终养。(《陈情表》)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6题。
项脊轩志①
[明]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②,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③,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④,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⑤婢也,乳二世,先妣⑥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⑦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⑧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
……
B、鸡栖于厅 屈贾谊于长沙
C、儿之成,则可待乎 悦亲戚之情话
D、余既为此志 既自以心为形役
4、以下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亦多可悲”之情的一组是( )(3分)
①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②五年后,吾妻来归
③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④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⑤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⑥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②④⑥ D、④⑤⑥
5、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或陈述项脊轩的变迁,或叙写母亲、妻子的轶事,或直抒胸臆,将“悲”“喜”之情交织在一起,深化了全文的主题。
B、文末关于“妻死”“室坏”的叙写,揭示了封建士大夫家庭走向没落的必然趋势,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C、本文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运用委婉动人的语言,寥寥数笔,就使人物形神兼备。
D、第二段文字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写庭院一变再变,家境日趋没落的景象;第二层叙母亲和祖母的轶事。全段采用即事抒情方式,以感情为线索,串联生活琐事,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待储光羲不至
[唐]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①闻清佩,方将出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