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沙市四中 李国强
[设计简说]
本文编排在人教版课标教材八(下)第四单元,这是一个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的单元。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训练朗读,品味语言,领会情感,并适量拓展课程资源,理解文化情趣,增加知识储备与体验。本文写鸭蛋、叙民俗、谈文化、说生活,信笔写来,从容闲适,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对逝去的风俗的怀念,充分体现了汪曾祺散文的特点。教学此文,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活动方式,品味汪曾祺平淡有味的语言特色,探究平淡之中蕴藏的诗意的美,漫谈民间风俗、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走近作者
有一位作家,他出生在江南水乡——高邮。19岁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深受教授写作课的沈从文先生的影响。20岁开始发表小说,逐渐引起文坛注目。解放后在《北京文艺》、《民间文学》编辑部当编辑,甘为他人做嫁裳。文革后重返文坛,陆续发表了《受戒》、《大淖记事》等小说,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寄乡情,花鸟虫鱼,瓜果食物,无所不涉,平淡质朴,不事雕琢,不经意间就成为当代小品文的经典和高峰。他就是汪曾祺。
读汪曾祺的散文,就如同聆听一位性格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聊天;虽然平常,却饶有趣味。今天,我们就来和汪曾祺聊一聊《端午的鸭蛋》。
二、 浏览:感知全文
1.师:我有个习惯,就是读书时先看文章的题目,揣摩作者会写些什么,然后再将自己的猜测和文章相验证。今天,我们也不妨先来揣摩一下《端午的鸭蛋》会写哪些内容。
2.学生揣摩、讨论、交流。
3.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概括各部分内容。
第1段,说“端午”,介绍端午的种种风俗。
第2、3段,说鸭蛋,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
第4段正式涉及正题──“端午的鸭蛋”,着重写了“鸭蛋络子”。
4.师生共同梳理出文章结构。
三、 研读:感受语言
1.师:汪曾祺说端午风俗、谈鸭蛋名声、忆童年乐事,娓娓道来,趣味盎然,仿佛与你话话家常,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那么,我们该怎样朗读,才能读出这种情趣呢?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体会。
3.教师示范朗读第一自然段。
4.精选文中富有感情、体现汪曾祺语言特色的句子让学生研读、品味,力求读出文章风味。重点训练:
短句的朗读——文中短句非常多,有时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朗读时要注意停顿。如:“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