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分析小说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思路清晰,相关文字材料约10090字。
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一般性作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小说要素的内在联系入手掌握自然环境描写作用分析的常规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略)
二、分项例析
设想:分析小说环境(自然环境)的作用,要将其置于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或四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的系统中,尽量结合课内、课外典型的例子分项解析,以此构建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知识结构的分支。
①自然环境(直接信息)
【示例1】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
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鲁迅《药》)
鲁迅的《药》一文结尾一段: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叠叠”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这里借助环境描写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
【小结】
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季节)、地点等。
渲染气氛。
②自然环境→人物
【示例2】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鲁迅《祝福》)
这里并没有对“四叔”这个人物作直接交代,但通过他书房里的相关描写,我们便恍然看到了一个信奉朱子理学,虚伪而又守旧的老派学究的形象。
【小结】
烘托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显示人物的身份。
③自然环境→情节
【示例3】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一种奇异的龙形状的云彩),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 …… 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 (《三国演义》罗贯中)
《曹操煮酒论英雄》中“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一句,引出了曹、刘对“龙”的评论。后来刘备被曹操指为当世英雄时极度惊慌,“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他以此掩饰,巧渡难关,可见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力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