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4道题,约7040个字。
江西省万载三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适用于第一、二、三单元测试。
一、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酝酿(yùn) 痴想 轻飞漫舞(màn) 匍匐(fú)
B.安适(shí) 宽恕 瘦骨嶙峋(xún) 烘托(hōnɡ)
C.雏形(chú) 黛色 险象迭生(dié) 迸溅(bìnɡ)
D.贮满(zhù) 宛转 仙露琼浆(qiónɡ) 澄清(chénɡ)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对于在都市中忙碌的人们来说,闲情逸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心情。
B.乌云蔽月,她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C.如果我们不诚实、不讲信用,我们将问心无愧,我们的良心就会不得安宁。
D.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连日来,媒体连续报道了勇救他人不幸双腿被火车轧断的“90后”警校生李博亚。
B.我注视着儿女们所养的蚕正在结茧,我感到非常高兴。
C.“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心里挑着夏秋两季。
D.童年时,老树下,惊呼喧笑,能从日光晴明玩到月上东墙。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每当客人来访,我都会让客人走近观看。
②那年的8月16日,是星期天,我正在案头写作。
③母亲悄悄地走进我的房间,笑眯眯地举着一个纸卷,说是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④这张画是我的宝贝,托裱后现在常年挂在我的书桌右上方。
⑤打开一看,不得了,是一幅画,画了一窝猪!
A.②③⑤④① B.④①②③⑤ C.②⑤③④① D.③②⑤④①
5.为下面语段空缺处选择与原文连贯顺畅的一项( )。(2分)
我愿是春风,在万里无垠的长空,把春天驮来,让春的针脚撒满寰宇,我要为春天绣出绚丽的衣裳;______________;我愿是大海,在辽阔广袤的场景,把春天簇拥,让春的旋律震荡浪涛,我要为春天鸣奏蓝色交响曲。
A.我愿是大山,在连绵起伏的重峦,挽留住春天,让春的色彩遍染大地,我要编织闪光的银线
B.我愿是重峦,在连绵起伏的大山,把春天挽留,让春的色彩遍染大地,从而编织闪光的银线
C.我愿是大山,在连绵起伏的重峦,挽留住春天的色彩,让它遍染大地,我要编织闪光的银线
D.我愿是大山,在连绵起伏的重峦,把春天挽留,让春的色彩遍染大地,我要编织闪光的银线
6.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近日,永丰县林业局《古树名木大观》编纂人员在八江乡茶口村村前小溪旁发现一棵生长千年的“连体五胞胎”香樟。这棵“连体五胞胎”香樟树围在10米以上,树高达28米,冠幅900平方米,在同一树篼上分生出五根粗细不一、间距一致的大枝丫,最大的一棵胸围3.9米,最小的一棵胸围也有2米。呈现出“远观绿阴如盖,近看五指擎天”的古树丛生奇观,当地人称之为“五指樟”。
让人惊叹的是,五棵连体樟根根相连,巨大的根部裸露于外,树根裸露面积达80平方米,裸根最长达16.1米,仿佛巨龙缠绕,群蛇蜿蜒,形成一幅奇特的画面。据林业专家介绍,像这棵五树同根相连共生的古香樟在我国实属罕见。
A.“五指樟”“远观绿阴如盖,近看五指擎天”
B.永丰惊现千年“连体五胞胎”香樟
C.“连体五胞胎”香樟“遮天蔽日”
D.“连体五胞胎”香樟形成一幅奇特的画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7~8题。(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①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②啼,闻道龙标过五溪③。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④西。
【注释】①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诗人。龙标,唐朝县名(现在湖南黔阳),王昌龄这次是被贬为龙标尉。②〔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③〔五溪〕现在湖南西部五条溪流的总称。④〔夜郎〕古代少数民族国名,辖境主要在现在贵州西部。
7.此诗诗眼是“愁”,下面理解作者李白之“愁”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对老友的恳切的思念和热诚关怀。
B.这里既有对杨花散落之愁绪,也有对子规悲戚叫声之揪心,更有对老友的恳切的思念和热诚关怀。
C.这时李白老友被贬到遥远的他乡,去那里路途崎岖不平,那里贫困落后,作者担心老友受不了那样的苦。
D.这“愁”既是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感叹,也表示对王昌龄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离乡背井思念亲人却遥无归期的无奈。
8.下面对这首诗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一开头便择取“杨花”“子规”这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B.诗中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象皓月一样永远长久。
C.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由此可看出,这里是借景抒情也是用典言声,表达作者听说王昌龄被贬的痛心。
D.这首诗想象惊人,汪洋恣肆,思接千载,大气磅礴,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了李白的浪漫主义的创作艺术个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