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 学案
醴陵五中 李根云
学习目标
1. 认识剧中周朴园、鲁大海、侍萍的思想性格特征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本质。
2. 了解戏剧结构的基本特点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初步掌握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
一、 简介曹禺及〈〈雷雨〉〉 1、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当代语言艺术大师。1933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处女作〈〈雷雨〉〉,一举成名。此后又接连创作了〈〈日出〉〉(1935)、〈〈原野〉〉(1937),从而奠定了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1940年创作了《北京人》,并把巴金的同名小说《家》成功地改编为话剧,从而进入了创作生涯的又一高峰。解放后,长期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这一时期主要创作了历史剧《胆剑篇》(1961)和《王昭君》(1978)。《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我国现代戏剧史上一部具有突出地位的多幕话剧,它以1923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剧情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课文节选的是该剧第二幕中的一个片断。
2、戏剧常识介绍。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在西方,戏剧(dra-ma)即指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世界各民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由古代的歌舞、住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艺术。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戏剧技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等。
剧本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戏剧艺术创作的基础。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指示组成。经过导演处理,用于演出的剧本,通称脚本或演出本。剧本的一般特点如下:第一,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宜过多,场景不能过多地变换。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因为戏剧要在有限的空间、时间里,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社会生活的矛盾,所以必须高度集中,突出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戏剧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