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8090字。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米易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段考
  总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数见不鲜(shuo)   扪参(shen )历井 讥诮(qiào) 精髓(suí)
  B.溘然长逝(kè)    数(shu)罟   粗犷(kuàng)  憎恶(zēng)
  C.未雨绸缪(móu)  饿莩(piao)      巷道(xiàng)     跬(kui  )步
  D.蓦然回首(mo)   提纲挈领(qiè)   内疚(jiù)     金石可镂(lou)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缥缈 毕竟 独出新裁 沧海桑田
  B.惬意 广袤 循序渐近 根深蒂固
  C.暧昧 拘泥 不假思索 风驰电掣
  D.接洽 布署 共商国是 另辟蹊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们国家还没有专门针对广告代言的法律出台,目前只能使用《广告法》来规范广告代言行为,这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B.继2006~2007年的那一轮房地产泡沫之后,当前国内一些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又以令人瞠目结舌的房价创新高,制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资本泡沫。
  C.在日前举行的“北京国际金融论坛”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美元的不断贬值,冲击了全球资产价格,对股市楼市的投机行为推波助澜,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D.美国总统奥巴马亚洲之行在国内恶评如潮,媒体甚至到了无事生非的地步。有媒体连他向日皇行大礼也不放过,嘲笑他的表现像个“矮化了的大国”元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三峡大坝下游大量的蔬花水柏枝和中华蚊母的发现,打破了国外部分专家称三峡生物不可复制的说法。
  B.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令人犹如置身于《红楼梦》的情境之中。
  C.为了应对水危机,中国政府去年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修订,施行“流域限批”和河流休养生息,并试图通过调水解决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D.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的选择不仅决定着世界的未来,而且决定着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发展前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共9分,每小题3分)
  中秋的中国含义
  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只有传统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底色”。除夕吃饺子、放鞭炮,端午节赛龙舟,重阳登高,中秋赏月……所有这些文化标志加起来,才是文化意义上完整的中国人
  中秋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已成为当今的一个舆论热点。由中国新闻网、白沙飞翔公益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网络投票活动,签名投票者竟近百万之众,留言万条之多。
  回顾近年来,除了每年一度的央视春节晚会,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大节日,中秋、端午、清明、重阳等,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中秋,在忙忙碌碌中,除了一夜之间发现商铺里摆出花样繁多的各色月饼之外,传统中那“夕月”、“团圆”的色彩,已被割裂得支离破碎了。淡淡月光下那种中国式的亲情与祝愿,是否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呢?
  其实,就在中国人自己愈行愈远、逐渐过起了“洋节”的同时,世界各地却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中国文化热。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在国外庆祝得有声有色,并且被别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背后反映出来的,也许正是时下我们这个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
  所以,在我看来,中秋“申遗”是重要的,但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即提升和改造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格调”。
  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首先得明确这些节日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本质。中秋文化在我看来,就是“和文化”。不管是民间传说称中秋源于嫦娥奔月,还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