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19张,教案约920字,另加一个配乐。

  《 再 别 康 桥 》 教 案
  海南东坡学校 周晶
  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品意象,绘意境,悟真情。
  ②、能力目标:一般诗歌的鉴赏方法。
  ③、德育目标:培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品意象,绘意境,悟真情。
  教学难点:一般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  问答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也曾经历过别离,感受过离别之情。从小学升入初中,告别初中来到高中,你经历了怎样的情感体验?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是“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是“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二、读与赏(整体研习)
  1、背景及作者,见多媒体。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感情,并学习有感情诵读。
  3、问:你读出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4、齐读课文,思考:这一首离别诗与以前学过的离别诗从对象上看,有何不同?
  5、自读课文,讨论:临别之际,作者向哪些对象做了道别?
  三、品与析(分层研习)
  1、请学生读第二段,读完后,请其它学生品评,并说明原因(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如何改进)。
  2、问:在作者的眼中,“柳”是怎样的?(提炼出表现色彩的词)
  3、问: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抓住“在我心头荡漾”。)
  4、请学生读第三段,请其它学生品评。
  5、问:作者眼中的“水草”是怎样的?(抓住意象的特点,把握表色彩的词。)
  6、问: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抓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7、请学生读第四段,请其它学生品评。
  8、问:作者眼中的“潭”是怎样的?(抓住意像特点,把握表色彩的词。)
  9、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分析“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10、齐读第五、六段,分析作者在这里的情感。
  11、男女生分别读最后一段,品析文章最后一段的特点。(首尾呼应)
  12、齐读全文,品析作者情感。
  四、议与练 (拓展演练)
  1、教师总结做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一切景语皆情语,把握意象的特点,注意表色彩的词)
  2、拓展练习(详见多媒体)
  五、结与思
  1、教师总结:做诗歌鉴赏的方法是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