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7题,约13990字。

  上海市某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语文期中试卷
  (满分150分,15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①元代大画家钱选有《     待渡图》,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馆。画面中间部分是如镜的江面,空阔渺远;远处乃是绵延不绝的群山;近处,红树一簇,树下有几人引颈眺望,而江面上隐隐约约有一叶小舟,那就是待渡者的希望。江面空阔,小舟缓缓,似渺然难见,它和人急迫的等待之间构成强大的情绪张力。正是眼前渺渺秋江阔,隔岸扁舟发棹迟。钱选于图上题诗道:“山色空濛翠欲流,长江浸彻一天秋。茅茨落日寒烟外,久立行人待渡舟。”
  ②钱选少时即有高才,为南宋进士,和赵子昂同列著名的“吴兴八俊”之中。入元后,朝廷征召前朝遗逸,赵子昂被招进京,成赫赫功名,而钱选则龃龉不合,绝然隐居山林。那是一个扭曲的时代,元代统治者将当时的人分为四等:一等人是蒙古人,二等人是色目人,三等人是北方汉人,四等人是南方汉人。钱选就是这样的第四等人。对前朝的眷恋,不正当的文化歧视,肮脏的社会现实,使得有很高修养的钱选痛苦而压抑。但在这时,山林陪伴着他,艺术陪伴着他。他的画中渗透了灵魂拯救的意味。
  ③这幅《     待渡图》,就是他隐逸后的作品。待渡,在中国山水画中是常见的题材。凭舟而渡,是古代人主要的交通方式,尤其是在南方的水乡泽国。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是画家喜欢画的内容。在钱选之前,就有许多人画过待渡的场景。王维有《雪景待渡图》,董源有《夏景山待渡图》,李成有《密雪待渡图》,关仝有《山溪待渡图》,等等。在钱选的同时代,盛懋也有同名“待渡图”,也是山水杰作。但钱选画来却有自己的理解,他虽然画的是现实世界的渡,其实昭示的是精神上的渡,与盛懋的“待渡图”有明显区别。盛懋的那幅名作画的是秋风萧瑟下,陂岸上高树当风而立,树下两人席地而坐,等待渡河,笔致老辣,风味清幽,它与传统山水画追求的意境是一致的,在于静谧、空灵、悠远。而钱选的这幅作品除此之外,却寄寓更深的生命体验。画家极力构造一种空灵迥异的世界,表现人们精神的“待渡”——画家以为,在这喧嚣的尘世,有谁不是等待渡河的人呢!
  ④近景处画红树一簇,尤其耀眼,它从整个画面中突出出来,虽不在画面的中心,却是这幅画最重要的“点醒处”。从表面上看,我们可以说,这并非是红树,而是如血的晚霞所映照的。而当我们联系到红树下的人,联系到这人在红树下“久立”,他盼着离开这红树,离开这个狭窄的空间;同时,我们再考虑到一江相隔的此岸和彼岸,我们就知道,画家在这里显然别有寓意,他是以红树来象征莽莽红尘,以等待来象征性灵的腾迁,以待渡的过程来象征人的精神期盼。
  ⑤渡,就是度。在外者为渡,渡河的渡;在内者为精神的度,度到一个理想的世界中。每个人其实都是需要“度”的,人的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人生的争斗,人因生活所带来的烦恼,等等,总是缠绕着人。人需要到彼岸,一个理想的地方,一个能安顿生命的场所,哪怕是短暂的、虚幻的,这样的期望其实是人人皆有的。人是在对彼岸世界的期望中活着。政治家有自己的“理想国”,庄稼人有“守望的麦田”,作为一个人,原都有理想,有向往,有等待,生命就是一种等待,理想就是一种性灵的约会。生命短暂,希望长久;人生灰暗,希望光明朗照;人生喧嚣,希望那宁静的空间……没有人不是“待渡人”,期望被“渡”,等待机缘来“渡”。
  ⑥钱选这幅画画的就是这种性灵的约会。画家将这样的精神期许放到夕阳下的空阔江面来处理,诗意的气息氤氲其中。久立的待渡人,缓缓地来渡舟,无限空阔的江面,将人们的期许放大,拉长。而最妙的是那彼岸世界的山林宅宇,那样的飘渺,那样的宁静,那样的神奇而不可蠡测。那里有无限的可能性,那是一个渺不可及的世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它所传达的精神与《诗经•蒹葭》的期待同一机杼。
  ⑦此画突出了“客心”,所谓客心茫茫愁欲断。待渡人,是因有欲归处,此处不是栖息地,但有灵囿待此人。寄尘于世,何人不是“寄儿”,都是这浩淼宇宙的匆匆过客,这画中就包涵着客中思家的浓浓思念。人在路上,独客苍茫螺江上,身做孤云心浩荡。这是就欲渡人而言。而就渡人者来说,嫋嫋秋风吹白波,江上犹有未归客。一客未渡,而舟不能停。舟不止,则欲渡者的希望才不会绝灭,即使是在萧瑟秋风下,即使是苍苍落日时,即使是水漫漫、路长长,只要有那欲渡者,摆渡的人又怎能停下手中的棹?有道是,浩然赋归去,利济吾当任。“利济”,才是一个真正有品位的人的情怀。
  1.根据文意,在第一段空格处填入两个字     。(2分)
  2.第②段“扭曲”在文中是指                                         。(2分)
  3.第③段主要是为了说明 (    ) (2分)
  A.待渡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常见题材。
  B.凭舟而渡是古代隐逸者的生活方式。
  C.元代山水画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就。
  D.钱选的画作寄寓了更深的生命体验。
  4.具体分析第④段“点醒处”一词的含义。(3分)
  (1)                                                                  
  (2)                                                                   
  5.下列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3分)
  A.钱选山水画的鲜明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运用色彩来象征寓意是中国山水画常用的技法。
  C.彼岸世界固然美好,但是渺不可及、过于虚幻。
  D.如何等待、怎样期许,与个人的品位密切相关。
  6.本文认为钱选《     待渡图》所传达的精神与《诗经•蒹葭》中的期待同一机杼(机杼:比喻诗文创作中的新巧构思和布局),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1分)
  带着村庄上路
  卢年初
  ①我那时以为这一生大概只会做一件事:离开村庄。
  ②我并非在村庄里过得不愉快,那里的水土很适合我,只不过村里人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把离开村庄当作出息。我选择一个夏天离开,人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