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910个字,部分答案是扫描的。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2.12.18
考生注意:1、开考之前请考生将自己的考室号、座号准确的填写在指定的位置,座位号填在密封线外的方框内,对错误填写的考生成绩以0分计算。
2、本试卷分A卷、B卷,A卷总分100分、B卷50分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 卷( 共100 分)
第I 卷( 选择题共18 分)
一、基础知识( 共9 分, 每小题3 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卢沟桥柱子上石刻的狮子,千态万状,惟妙惟肖(xiào)。
B.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lòu)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
C.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chāng) 俗,绘画尚少诗意。
D.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pán)龙。
2.下列词语中含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
B.因桥下多半是激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
C.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D.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治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3.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这种只顾自己高兴而不管他人感受的行为,让大家深恶痛绝。
B.大家都喜欢听小红读书,她读书不仅读得字正腔圆,而且读得抑扬顿挫。
C.小明的写作棒极了,他的作文平淡无奇,读了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D.他做事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
二、阅读古文完成4-6题。(共9分,每小题3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选择下列对划线词解释有错的一项()
A.略无阙处(通“缺”,中断)B.虽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C.回清倒影(清澈)D.林寒涧肃(寂静)
5、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A.虽乘奔御风虽席地不容间也
B.其间千二百里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C.或王命急宣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
D.故渔者歌曰 此独以跛之故
6.选择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B.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高猿悲啼和渔歌长吟都从正面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C.本文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语言精致、洗炼,充满生气。
D.在文章的节奏上,本文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