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品读:开启人物心灵的钥匙
           ———《雷雨》教学案例
市五中  潘云娥

一、 背景
品读语言是我们打开文章大门的一把钥匙。多读,能培养我们的良好语感,往往读出来,才能更准确地领悟文字内在的思想感情。大家都知道,鉴赏戏剧人物很重要的手段就是从人物语言入手。在戏剧的人物对话中,学生如果能读出人物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语气及内涵,我想他对这个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也肯定把握的就差不多了。所以,我在上《雷雨》一文时,就尝试让学生通过品读去开启剧中主要人物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心灵之门。在早读时,我让学生先互相间对话朗读一下。结果,在他们读的时候,我发现不同学生对文中一个词“哦”读得都不同,这引起了我的思考。这个普通的语气词,在文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特别是在第一场戏中,多达二十次,这个词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潜台词呢?在备课过程中,更觉得这个字确实含义丰富,韵味无穷。我决定以此为切入点,试着通过品读这个词去探询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真实感情,从而达到把握人物性格的目的。
在上这篇戏剧之前,我让学生去搜集有关《雷雨》的话剧、电视剧音像资料及朗读磁带及曹禺的有关资料。目的是既让他们熟悉课文内容,又能通过这些演员在说剧本台词时的神情举止来初步把握人物性格特点,也为他们在课堂上的品读打基础。
二、 过程
(以下是截取教学过程的片段)
师:语言品读是我们探寻人物真实情感的突破口,是开启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现在让我们拿着这把钥匙去开启吧。请同学们马上从开头跳读到“将来你会后悔的”,找一找在这部分对话中,哪个词出现的频率最多,共几次?
生1:“哦”字,共20次,周朴园讲了12次,鲁侍萍讲了8次。
师:戏剧语言特别讲究个性化,每个人物的用语、语气都各有特色,可文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相同的“哦”字呢?它们语气读法都相同吗?俗话说:“言为心声。”这个字体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心理?大家仔细品读这些“哦”,分别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从上下文语境中和舞台说明中去探讨)
(课件显示)周朴园用语“哦”字示例:
⑴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⑵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
⑶哦。
⑷哦?你说说看
⑸(苦痛)哦!
⑹(汗涔涔地)哦。
⑺哦,救活啦?
⑻哦。
⑼哦!
⑽(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⑾哦,侍萍!(低声)是你?
⑿哦。(沉吟)那你就叫他进来吧。等一等,叫人到楼上请大少爷下来,我有话问他。
鲁侍萍用语“哦”字示例
⑴哦。----------老爷没有事了?
⑵哦。(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
⑶哦,好地方。
⑷哦。
⑸哦,---------那用不着了。
⑹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